Workflow
孔繁森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聊城市全力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品牌
大众日报· 2025-10-28 10:58
核心观点 - 孔繁森精神在聊城地区得到系统性研究与传承 通过深化理论研究 创新教育形式 融入发展实践等多种方式 使其在新时代持续发挥影响力 [1][2][4][5][6] 理论研究深化 - 成立孔繁森精神研究院 组建研究专班 系统梳理援藏十年原始资料 提炼出忠诚于党 奉献为民 清正廉洁 担当实干四大核心特质 [2] - 依托科研机构形成重要理论成果 连续4年在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设立研究专项 已立项相关课题21项 [2] - 举办高端学术活动 如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 吸引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连续两年承办专题研讨会 打造研究品牌 [3] 教育形式创新 - 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为载体 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年均接待全国各族观众超100万人次 [4] - 创新思政课形式 如在纪念馆播放孔繁森家书视频 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4] - 建立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创新展陈+实践教育模式 设置工作场景复原区 廉政承诺签名墙 为民服务实践岗等互动环节 [4] 发展实践融入 - 聊城市先后选派五批干部人才对口支援青海省刚察县 并与重庆市彭水县开展东西部协作 将精神融入产业帮扶 教育支援 医疗救助等领域 [5]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 聊城大学已有2300名毕业生入选 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 占山东省总派出人数的1/8 其中417人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西部 [6] - 本地涌现出如高级农艺师杜立芝 白云热线等先进典型 孔繁森精神成为激励地区发展的强大力量 [6]
聊城|聊城市全力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品牌
大众日报· 2025-10-28 09:37
品牌建设与理论研究 - 全力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品牌,系统梳理出孔繁森精神的四大核心特质:忠诚于党、奉献为民、清正廉洁、担当实干 [3] - 成立孔繁森精神研究院,组建“孔繁森精神研究专班”,深化精神研究 [3] - 依托科研教学机构形成一批重要理论成果,连续4年在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设立“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立项相关课题21项 [3] - 通过高端学术活动深化精神阐释,如举办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吸引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4] 教育功能与基地建设 -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宣传孔繁森事迹的人物类专题纪念馆,年均接待全国各族观众超100万人次 [5] - 以纪念馆为载体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5] - 创新教育形式,如在纪念馆内为学生上特殊思政课,通过家书视频等细节吸引学生 [5] - 建设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创新“展陈+实践”教育模式,设置工作场景复原区、廉政承诺签名墙等互动环节 [5] 精神传承与实践影响 - 聊城市一批批党员干部循着孔繁森脚步,先后选派五批干部人才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并与重庆市彭水县开展东西部协作 [6] - 干部人才在产业帮扶、教育支援、医疗救助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以实际行动诠释孔繁森精神 [6] - 榜样的力量激励高校学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聊城大学已有2300名优秀毕业生入选,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占山东省总派出人数的1/8 [7] - 其中417名服务期满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孔繁森精神成为激励聊城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 [7]
山东梆子现代戏《孔繁森》进京汇演
大众日报· 2025-09-24 09:00
演出以孔繁森同志两次援藏的事迹为主线,通过辞家别母、岗巴送药、收养孤儿、舍家为国、阿里 救灾、献身阿里六大场景的戏剧化串联,集中体现孔繁森同志"爱人民"的崇高境界。通过运用山东梆子 板式,结合西藏音乐元素,实现齐鲁声腔与雪域风情的舞台融合。 剧目通过孔繁森援藏视角,诠释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提供了鲜活教材。此次汇报演出不仅是对孔繁森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是鲁藏两地文化交融、情 感共鸣的生动实践。(记者 高田 通讯员 付超) 9月22日晚,由山东省聊城市、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共同举办的"精神永铸 历久弥新"山东梆子现代 戏《孔繁森》专场汇报演出,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上演。 ...
做孔繁森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聊城样板”
大众日报· 2025-09-23 10:04
聊城市民族工作战略 - 将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1] - 深入挖掘新时代孔繁森精神内涵,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品牌 [1] - 目标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聊城样板” [1][5] 学校教育与思政工作 - 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导中心,建立市县两级协同共建机制 [2] - 确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首批试点学校20个 [2] - “两河思政课”系列作品覆盖学生受众10余万人 [2] 干部培训与理论研究 - 将孔繁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3] - 1060名新任职县级干部接受系统培训 [3] - 2021—2024年连续4年在省人文社科课题中设立“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 [3] 品牌建设与公众参与 - 开展网络大讲堂、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 [3] - 创建“红石榴”社区、家园等125处,主题公园、广场23处,“红石榴”学校30所 [3] - 市县两级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车66辆 [3] 东西部协作与文化交流 - 聊城大学已有2300名优秀毕业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占山东省总派出人数的1/8 [4]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支教队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开展支教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