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孝亲代理
icon
搜索文档
AI大模型,会如何对待老年人?
虎嗅· 2025-06-17 13:07
老龄化社会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24年已达3.1亿,远超欧盟老龄人口总和,预计2035年突破4亿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 [3] - 中国从老龄化社会(10%)到深度老龄化社会(20%)仅用21年,远快于法国126年和瑞典85年 [4] - 养老护理员缺口达550万,机构养老面临护理员高龄化(平均55岁)、工作强度大(每人24小时照护6位老人)等挑战 [6][7] - 家庭结构演变为"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可能面临"两个子代托举八个父辈与祖辈"的养老压力 [8] AI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 复旦复微感知科技研发硬币十六分之一大小的AI芯片,可植入纸尿裤无创监测失能老人排泄情况,提升护理效率 [11][13][14] - 大模型逐渐成为老年人情感陪伴工具,83%老年人在4-6轮对话后会产生分享欲,部分将其视为"树洞"倾诉家庭矛盾 [27][29][32] - 老年人对AI技术存在特殊需求,包括性爱机器人(37%男性老人询问)、情感陪伴(社交关系每年萎缩12%)等 [37][38] 技术适老化问题 - 现有技术存在"后置效应",如关怀模式功能残缺(无法完整显示挂号系统)、语音交互时长不足等问题 [46][50] - 大模型提示词设计不符合老年人认知习惯,出现"论文去重"、"MBTI"等专业术语引发困惑 [51] - 数字藩篱现象普遍,如红外监测仪过度敏感导致误报警,引发老年人反感 [61][62] 老年人数字行为特征 - 农村中老年女性短视频偏好前三:直播带货(40%)、子代沟通(41%)、美食烹饪 [39][40] - 老年人存在"媒介依赖",如"假靳东"事件中明知受骗仍追求情感慰藉 [65] - 78%老年人倾向语音交互,但存在口语絮叨、触控不准等技术适配问题 [48][49] 数智养老发展方向 - 需构建专属老年人语料库,如彩虹公益组织收集的旅行建议案例显示共情性回复更受欢迎 [58][59] - 警惕"孝亲代理"现象,技术不应替代真实陪伴(如22%家庭挪走陪伴机器人) [73][74] - 理想方向是技术成为代际桥梁而非管控工具,守护老年人精神疆域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