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设定
搜索文档
“我不学了!反正我再努力也考不好!”6类常见厌学心理,家长这样化解
经济观察报· 2025-11-04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分析了青少年厌学情绪的多种表现、深层原因及相应的化解对策,旨在帮助家长理解并引导孩子重拾学习信心 [1][6][20] 厌学情绪的表现与分级 - 厌学情绪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轻度厌学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的抵触,如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应付作业等 [2];中度厌学已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迟到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3];高度厌学则发展为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恐惧,心理自卑,可能导致休学或退学 [4] - 尽管不同类型的学生表现存在差异,但厌学情绪均会对学习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5] 厌学的主要原因与对策 - **看不到希望**:部分学生因不了解自身优势,经历一两次失败后便全盘否定自身能力,抗挫折能力低 [7][8];对策包括家长和老师帮助其发现潜能,鼓励其跟随兴趣走,并保持开放心态以发现更多潜能 [10] - **目标不明确**:青春期的迷茫导致许多学生不清楚为何学习,从而产生厌学或读书无用的想法 [11];对策是家长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定位,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并选取达成目标的工具,使其看清未来 [12] - **学习技能低**:部分学生属于"低品质勤奋者",学习时间付出多但效果差,根源在于缺乏优秀的学习方法 [13][14];对策包括引导孩子适时停下来进行思考,深度掌握基础知识,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如建立错题本进行试卷分析 [15][16] - **认知能力低**:"学不会"是"不会学"的结果,根源在于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差,这种能力在中学阶段并非均等提升 [17];对策需关注认知能力的提升,调整学习状态,把心放宽 [18] - **情绪不稳定**:对成绩排名及他人看法过度看重会导致考试焦虑,影响发挥和学习热情,青春期的情绪若得不到疏导会形成情感障碍 [19];对策包括教会孩子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激励、语言暗示、环境调节、转移调节、音乐调节等,并正确认识考试成绩的起伏 [20] - **外部环境影响**:厌学情绪也可能源于外部因素,如老师更替后学生感觉被冷落,或老师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 [22][23][24];家长方面,期望值过高、评价方式单一、只重结果会让孩子压力过大,产生挫败感 [25];对策包括老师给予更多鼓励和尊重,家长降低期望、多鼓励孩子,并帮助孩子树立可实现的小目标 [27];孩子自身也需分析厌学根源,针对不想学或不会学的情况寻求具体解决方案,如向同学请教、请老师分析作业试卷等 [28] 总体解决方案 - 当孩子能表达出"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时,表明其已意识到自身问题,家长应呵护其尚存的学习热情,采用"溯源法"等多沟通,找到具体原因并用行动帮助 [6][20] - 解决厌学问题需要孩子自身做出改变,根据具体原因(不想学或不会学)采取不同对策,并向身边的进步较快同学学习成功经验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