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搜索文档
教育部:五方面发力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新华财经· 2025-08-07 13:23
政策方向 -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从健全协调机制 规范办园行为 提高保教质量 压实监管责任 强化督导评估五个方面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1] - 国家明确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和配备 经费投入 收费行为 安全防护 卫生保健等规定 要求各地细化制度措施并严格教师资质和日常办园行为 [1] - 推进国家层面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 优化程序加大力度 推动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 [2] 行业发展 - 教育部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 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 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 - 《学前教育法》于2024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标志着行业进入有专门法可依新阶段 [2]
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法治聚焦)幼儿园不得作为企业资产在境内外上市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10
学前教育法实施背景与意义 - 学前教育法于6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的新阶段,为规范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 - 法律明确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组成部分和社会公益事业,巩固其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1] - 政府主导责任在法律中得到强化,包括规划、投入、师资建设和监管等方面 [1] 行业规范与监管措施 - 禁止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控制公办及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防止资本过度逐利 [2] - 幼儿园不得作为企业资产在境内外上市,确保"公益普惠"属性 [2] - 明确两类从业禁止情形:有违法犯罪记录及酗酒、严重违反师德等危害儿童安全行为 [3] 教育内容与机构管理要求 - 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要求幼儿园实施"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渗透式教育 [2] - 严禁幼儿园采用小学化教育方式或教授小学课程 [2] - 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对学前儿童开展全日制/半日制培训或提前教授小学课程 [2] 社会影响与行业定位 - 法律实施将有效缓解"入园贵"、收费不规范等社会热点问题 [2] - 通过立法导向强化以儿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身心健康成长 [3] - 资源结构性短缺、投入保障不足等历史性问题将通过法治化路径逐步完善 [1]
强化中职教育 推动乡村振兴
新华日报· 2025-05-09 06:19
乡村振兴战略与中职教育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 [1] -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1] -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重点专业,在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 中职学前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中职学前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幼教人才,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2] - 培养目标契合乡村需求,课程设置贴近乡村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 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 [3] - 学前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乡村儿童奠定良好学习基础,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3] 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实训基地,构建无缝对接的实训体系 [4] -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乡村特色,增设乡村教育课程,融入乡土文化元素 [4]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教师培训 [5] 健全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 -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协同、长效保障"的发展机制,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优质教育生态 [7] - 政府加大对中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中职毕业生到乡村幼儿园就业 [7] - 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7] 多方协同推进系统工程 - 中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协同推进,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 [8] - 职业院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8] - 重点加强学前教育等紧缺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