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美劳动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家布置得像展厅
虎嗅· 2025-10-24 09:51
近年来,年轻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种明显的转向。 我们曾经通过购买来定义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换一部手机、收藏一个品牌,都像是为身份贴上标 签。但如今,这种"物的叙事"正在悄然改变。 从消费数据看,年轻人更愿意为体验、情绪价值、兴趣付费,而非单纯追求大牌和数量。从行为观察 看,他们更关注"选择什么""如何呈现""为什么要拥有"——消费行为像策展行为。从labubu到alo,从 Trader Joe's到Hyrox。 在社交平台上,他们记录的不只是买了什么,而是如何安排一天;不只是拥有某个物品,而是它如何融 入"我想成为的那个人"的生活。家被布置成展览空间,日常被拆解成可被编辑的片段。小红书式人人都 是买手,人人都在展览自己的导向,也在强化这种从"购买物品"到"策展生活"的转变。 当消费开始转向"意义""体验""情绪价值",中国是否也进入三浦展所说的"第四消费时代"?"我在策展生 活",究竟意味着"我在掌控",还是"我被迫维持一个体面的叙事"?人机圆桌第六期,我们聊策展型消 费。 【文章中AI的回答,并不是AI的原本回答,也不限于某一个AI的回答。我们向多个AI提问,进行了人 工调整。本篇出镜的AI为: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