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制作技艺传承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一张“纸”的红色记忆与当代新篇
新华社· 2025-07-18 16:57
历史背景与产业保护 - 1938年新四军军部迁至泾县云岭期间,当地宣纸产业因战争濒临失传,所有纸槽几乎停工[1] - 新四军通过创办"宣纸联营生产合作社"保护传统技艺,同时解决《抗敌报》等宣传用纸需求[1] - 这一举措使宣纸产业实现"重生",并为技艺传承注入活力[1] 非遗保护与现代转型 -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 泾县推动宣纸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形成108道工序展示、非遗体验、沉浸式演出等业态[2] - 宣纸小镇2024年游客量达41万人次(同比+64%),带动产业链就业850人[2] 产业跨界融合 - 开发"纸墨古镇·红色记忆研学"线路,串联革命旧址与宣纸文化园[3] - 举办宣纸文化艺术节、美学研讨会等活动,形成"无屋顶的活态博物馆"业态[3] - 年轻从业者通过文化讲解等方式创新传承方式,推动非遗技艺历久弥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