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宣纸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 看宣纸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6:22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 看宣纸是怎样"炼"成的 11月20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探寻宣纸的千 年"淬炼"之道,深入领略宣纸文化的魅力。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宣纸历史展区参观。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11月20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探寻宣纸的千 年"淬炼"之道,深入领略宣纸文化的魅力。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观看宣纸捞纸工艺展示。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11月20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探寻宣纸的千 年"淬炼"之道,深入领略宣纸文化的魅力。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制作宣纸。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11月20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探寻宣纸的千 年"淬炼"之道,深入领略宣纸文化的魅力。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观看宣纸原料选捡展示。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11月20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探寻宣纸的千 年"淬炼"之道,深入领略宣纸文化的魅力。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三丈三"巨 ...
千年笔墨孕育新商机
经济日报· 2025-11-14 08:04
市场整体特征 - 行业消费呈现“头部品类稳、细分配件火、区域差异显”的特征,传统文化消费正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1] - 市场结构为“核心品类主导、细分赛道爆发”格局,毛笔以23.0%的成交额占比位居品类榜首,宣纸、文房套装紧随其后,核心品类合计占比超55%[1] - 细分配件成为增长新引擎,毛笔笔筒成交量同比增速高达9倍,墨床、笔架等配件增速均超140%,显示消费从“基础使用”向“精致收藏、场景化体验”升级[1] 区域消费表现 - 北京、广东、江苏等文化底蕴深厚或经济发达省份稳居成交额前列[1] - 辽宁、甘肃等省份成交额同比增速超70%,实现弯道超车,显示地域渗透力持续增强[1] - 不同省份消费者偏好各具特色,北京消费者偏爱笔帘,广东消费者钟情宣纸对联,江苏消费者对笔格需求旺盛[2] 消费者特征 - 36岁至45岁消费者是主力消费群体,成交额占比为41.8%[2] - 26岁至35岁消费者的成交额占比达22.5%,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新生力量[2]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应注重产品创新,针对年轻群体推出轻量化、高颜值文创款产品[2] - 行业可发力精准营销,结合各省份消费者偏好开展地域化推广,如在广东重点布局宣纸衍生品,在江苏强化笔格、篆刻工具宣传[2] - 行业可积极拓展应用场景,联动书法机构、文化展馆开展体验活动,将产品与亲子教育、国风研学结合以培育潜在消费者[2]
“非遗+”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非遗旅游行业趋势 - 非遗旅游作为文旅融合创新业态,通过文化赋能旅游和旅游激活非遗实现双向促进 [2] - 行业创新案例涵盖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古城古镇、民宿、文创、演艺、节庆等多业态 [4] - 非遗已成为驱动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旅游产品设计、目的地品牌塑造及体验创新提供丰富素材 [8] 代表性项目与创新模式 - 安徽泾县宣纸小镇打破单一工艺展示局限,打造覆盖全流程的体验场景,包括原料种植区、工艺体验区和文化创作区 [5] - 宣纸小镇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4.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 [5] - 河北吴桥发力"杂技+文旅"打造全时段场景,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32.83万人次,同比增长94.3% [6] - 广东佛山南海区推出"南海龙超"品牌整合特色龙舟赛事,实现"月月有赛事、镇镇有特色" [8] 经济效益与乡村振兴 - 浙江东阳"林栖三十六院"非遗综合体2024年实现营收4458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395万元 [9] - 陕西留坝县"非遗+民宿"套餐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400余名妇女通过非遗体验岗位月均增收2500元 [10] - 湖北宣恩县将"宣恩烤活鱼"打造成非遗美食品牌,年销售额超3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就业超万人 [11] 未来发展方向 - 科技赋能非遗产品迭代创新将成为显著特征,如依托数字云端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 [11] - 非遗技艺可转化为数字沉浸式体验、数字藏品等新业态,针对年轻群体开发虚拟体验、游戏皮肤等数字产品 [11]
安徽展团盛装亮相第三十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
搜狐财经· 2025-10-24 10:14
展会概况 - 第30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于10月22日开幕,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为主办方 [1] - 安徽省组织22家代表性企业,以180平方米特装展区参展,主题为“皖链中外•智创未来” [1] - 展馆现场人流如织,众多采购商莅临安徽馆洽谈合作 [1] 展示内容与产业亮点 - 展区集中展示大健康、智能制造、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1] - 智慧健康领域展示包括合肥云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AI+中医”产品以及安徽中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医疗设备 [3] - 非遗工艺代表企业包括中国宣纸股份公司、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展示宣纸、竹木雕、铁画等工艺精品 [3] - 大健康与绿色食品板块展示企业包括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的中药饮片、安徽斛生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霍山石斛以及池州市九华府金莲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黄精系列产品 [3] 合作对接与交流活动 - 安徽代表团与澳门及葡语国家机构围绕经贸合作、中医药与绿色食品标准互认、对接葡语国家市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5] - 成功举办“中国(安徽)与葡语国家代表团馆际交流活动”,巴西、葡萄牙等展商对安徽高新技术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5] - 通过系列对接活动,为后续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5] 参展成果与影响 - 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超过1.3亿元,其中合肥云诊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九州六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安徽绿之态秸秆制品有限公司与环鸣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 [7] - 多家企业与澳门采购商、投资机构及葡语国家代表建立直接联系,部分企业现场达成采购意向 [7] - “皖”字号品牌在大健康、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吸引大量专业客商与市民咨询 [7] - 通过MIF平台巩固了安徽企业与澳门、葡语国家市场的长效合作机制 [7]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启幕,打造“可看、可感、可吃”非遗盛宴
新京报· 2025-10-17 20:22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于10月1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活动持续至21日 [1] - 活动吸引来自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传承人及近万件展品参与 [1] 活动板块与内容 - 非遗周设置开幕式、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四大核心板块 [3] - 国际非遗展览“美美与共 国际手工艺展”展示马来西亚传统服饰“可峇雅”、格鲁吉亚纺织品、匈牙利布索面具、墨西哥木雕等各国手工艺品 [3] - “生生不息 非遗精品展”汇聚北京与港澳三地非遗精华,包括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以及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艺 [3] - 澳门手信、香港虚拟非遗导览等展品体现数字技术对非遗的赋能作用 [3] 开幕式表演亮点 - 开幕式以“风·雅·颂”为叙事主线,呈现多国传统音乐舞蹈表演 [4] - “风·和鸣”篇章中,中国贵州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演唱同台演出 [4] - “雅·青绿”篇章通过当代舞蹈《青绿》演绎《千里江山图》,融合文房四宝制作、雕凿刻镂等非遗技艺 [6] 非遗市集特色 - 非遗花园市集设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呈现土耳其烤肉、斯里兰卡红茶、阿根廷马黛茶等国际美食 [6] - 北京展区以“燕京八绝”引领,展示内联升布鞋、吉兔坊彩塑、吴裕泰茶叶、六必居酱菜等生活化非遗产品 [6] - 大运河非遗精品展区汇集通州花丝镶嵌、河北秸秆扎刻、天津陈官屯冬菜、安徽宣纸、浙江东阳竹编等地方特色非遗 [8] - 市集内出现“非遗+品牌”融合创新案例,如猎户星座咖啡机器人、宇树科技互动机器人成为亮点 [8] 行业交流与影响 - 活动期间举办“非遗对话·共创生活”论坛,汇聚中国、意大利、匈牙利、格鲁吉亚等国非遗专家、传承人及国际组织代表,探讨非遗传播与可持续生态构建 [8] - 活动推动非遗从“被保护”向“被需要”转变,促进公众从“观看”到“主动参与” [8]
文化中国行·人间好时节|处暑:清风解暑意 新凉载秋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3 14:17
渔业生产与季节性特征 - 处暑时节是渔业丰收季节 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并适合捕捞 [1] - 沿海地区举行开渔节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捕捞 [1] 文化与传统工艺 -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包含108道工序 拥有上千年历史 [1] - 宣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是中国水墨艺术的核心载体 [1] 节气文化特征 - 处暑标志着夏季炎热消退 气候转为天高云淡的宜人状态 [1] - 该时节兼具收获与读书的文化象征意义 被形容为"素净温润如新晒宣纸" [1]
中国宣纸IPO辅导期近十年:背靠宣城国资委,宣纸产能占行业80%左右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35
IPO辅导进展 - 公司于2015年12月启动IPO辅导 目前处于第二十六期辅导阶段 辅导机构为国元证券 [2] - 2017年3月后因生产经营及证券审核政策变化 辅导转入以电话沟通为主的持续阶段 [2] - 本期辅导期间为2025年4月至2025年6月 重点涉及规范运作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等法规指导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18日 注册资本1.2亿元 主营业务为宣纸生产与销售 [4] - 现有员工约900人 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 宣纸年产能约500吨 [4] - 公司为人类非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保护单位 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4] 行业地位 - 公司宣纸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约80% 处于市场主导地位 [4] 股权结构 - 宣城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1.08% 为第一大股东 由宣城市国资委全资控股 [6][8] - 安徽泾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5.06% 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5% [6][8]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 安徽省财政厅持股5.11% 山东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75% [6][8] - 前六大股东合计持股100% 其中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达92.5% [6][8]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38
传承与技艺 - 宣纸制作始于宋元年间,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 - 泾县紫金楼宣纸厂负责人曹建勤为第二十七代传承人,掌握古法宣纸制作技艺,需耗时六七年完成一张上等宣纸,涉及108道工序及3-5年原料存放[2] - 泾县现有宣纸制作"大国工匠"2名、全国劳动模范2名、中国宣纸大师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2] 产业规模 - 泾县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获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9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3] - 2024年泾县年产宣纸约350吨、书画纸2万吨、加工艺术类产品6000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年销售额6.8亿元,年利润1亿元[3] 消费者选购建议 - 通过价格辨别真伪,避免低价替换原材料的产品[3] - 根据用途选择纸张类型,如工笔画或写意画需不同宣纸[3] - 收藏建议选择大品牌生宣、限量水印纪念纸或特制纸张[3] 文旅融合 - 泾县宣纸大市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具备文房四宝交易、文化旅游等功能,2024年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4] - 宣纸小镇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2024年文化周活动吸引游客42万人次,营收1900万元,同比增长164%[5] - 文旅项目设置文化体验区,游客可参与宣纸制作及工艺品制作[4][5] 电商直播发展 - 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通过直播转型,2024年营收达2400多万元,客户群体从局部扩展至全域[6] - 泾县出台26条政策支持电商发展,包括网络销售、直播、物流配套等[6] - 丁家桥镇实施"农村电商陪跑"计划,2024年为11家企业申报电商奖补43.2万元,全镇文房四宝电商年销售额约5亿元[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一张“纸”的红色记忆与当代新篇
新华社· 2025-07-18 16:57
历史背景与产业保护 - 1938年新四军军部迁至泾县云岭期间,当地宣纸产业因战争濒临失传,所有纸槽几乎停工[1] - 新四军通过创办"宣纸联营生产合作社"保护传统技艺,同时解决《抗敌报》等宣传用纸需求[1] - 这一举措使宣纸产业实现"重生",并为技艺传承注入活力[1] 非遗保护与现代转型 -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 泾县推动宣纸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形成108道工序展示、非遗体验、沉浸式演出等业态[2] - 宣纸小镇2024年游客量达41万人次(同比+64%),带动产业链就业850人[2] 产业跨界融合 - 开发"纸墨古镇·红色记忆研学"线路,串联革命旧址与宣纸文化园[3] - 举办宣纸文化艺术节、美学研讨会等活动,形成"无屋顶的活态博物馆"业态[3] - 年轻从业者通过文化讲解等方式创新传承方式,推动非遗技艺历久弥新[3]
邮储银行为安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中国青年报· 2025-06-11 19:51
邮储银行对宣城文房四宝产业的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旌德县支行每月定期上门为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惠企服务,了解资金需求并办理贷款业务[1] - 2022年邮储银行为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科创小企业贷款,支持其研学旅游新业态发展[1] - 邮储银行宣城市分行2025年一季度已发放文房四宝产业相关贷款超5000万元[6] 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宣城市文房四宝企业超5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3] - 当地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产业振兴赋能非遗保护传承[3] - 行业面临机械化生产冲击及年轻人才短缺等挑战,企业通过建设展示空间等方式吸引公众关注[4] 重点企业案例 - 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试水文房四宝研学活动,通过银行资金支持实现业务拓展[1] - 安徽曹氏宣纸有限公司(原紫金楼宣纸厂)为故宫文物修复定制专用宣纸,其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 - 曹氏宣纸2019年获邮储银行30万元贷款用于采购青檀皮,2020年洪水灾害后再次获得贷款支持[3] - 曹氏宣纸2024年在银行支持下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宣纸展示空间[4] 金融服务创新 -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为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定制"文房四宝产业服务包"[6] - 服务方案精准对接原材料采购、非遗技艺研发、文创开发等核心环节[6] -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解决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创新等环节的融资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