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伦理责任
icon
搜索文档
物权之外还有伦理责任,岂能为留学逼重病父亲腾房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20:15
房产证上写着女儿的名字,但屋内住着患病的父亲与守护的姑姑。面对留学深造的经济压力,女儿 一纸诉状将至亲告上法庭,要求变卖6岁时父母登记在其名下的房产。一边是白纸黑字的物权归属,一 边是血浓于水的赡养责任,法院该如何权衡?近日,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公布的一则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法院最终以"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为据,驳回了女儿的诉请,强调敬老孝亲是"应有的底线"。 应当说,法院这样裁判并不让人意外。首先,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女儿为 凑留学费用,就让患病的父亲腾房以便卖房变现,这般做法无疑太过冷血、薄情,与传统的孝道以及现 代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其次,从可缓冲的空间来看,女儿尚有其他替代选择,比如变卖其名下的其 它空置房产。与之相反,其父亲若从目前居住的房屋搬出,经济上根本没有余力租房,更遑论女儿所言 的另购房产。 由此可见,在家庭纠纷的裁判中,司法不能仅仅充当"产权裁判者",更应成为"伦理守护者"。被告 父亲因病致残,已处于弱势地位,若法院支持女儿的诉请,无异于纵容以个人发展为由忽视家庭责任的 行为,这将对社会道德底线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允许父亲继续居住,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则是对敬老 孝亲的传统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