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娱乐中枢
icon
搜索文档
当白光退场,RGB背光能把液晶送上神坛吗?
36氪· 2025-09-23 20:03
行业技术趋势 - 2025年彩电行业销量持续下滑,但厂商聚焦于RGB+Mini LED技术,并将其宣传为“终极画质方案”和“画质天花板”[1] - RGB+Mini LED是一种背光技术,属于LCD阵营,通过使用红、绿、蓝三色LED直发光,避免白光经滤色片的损耗,实现更高亮度和更宽色域[3] - 与传统Mini LED相比,RGB+Mini LED背光模组造价高30%–50%,因三色芯片需独立驱动、电路复杂、良率苛刻[7] 产品性能表现 - TCL旗舰机型在10%窗口测试条件下实现超过6000尼特的HDR峰值亮度,并配合20000+分区控光[5] - 海信UX980 RGB-Mini LED电视在评测中表现出色彩纯度纯净无杂色,色域面积大幅拓展[5] - 用户评论指出RGB分区背光在暗场表现细腻,在强光环境下能有效消除底灰,提升画面对比度[6] 技术对比分析 - 对比OLED技术,RGB+Mini LED在亮度和寿命上具有优势,特别是在100英寸以上的超大屏场景,OLED成本高企、良率受限[4] - Mini LED技术亮度高、抗环境光强、不怕长时间静态元素、文字锐度更好,而OLED暗室表现强、黑色纯净、无光晕、响应快,但存在烧屏与寿命压力[3] - RGB+Mini LED在超大尺寸场景能量产,而OLED成本高企、良率受限[4] 市场与战略考量 - 中国厂商选择RGB+Mini LED是因OLED关键专利与产能在韩系企业手中,而LCD产业链话语权在中国,属于风险可控的创新路径[8] - 欧美市场偏好明亮客厅与超大屏,RGB+Mini LED的高亮度与大尺寸适配性能直面LG与三星的高端市场[8] - “画质天花板”的叙事是品牌与资本叙事的抓手,能放大技术形象,助推高端化转型,即便销量有限[8]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高亮模式功耗显著,部分98寸产品满载接近800W,日常观影功耗在300–500W之间,需堆散热导致机身更厚或采用风扇/液冷[7] - 普通用户难以分辨95%与99% Rec 2020色域、5000与6000尼特亮度的细小差异,但价格溢价明显[7] - 电视行业面临开机率下滑的根本难题,用户注意力流向手机、平板和投影,未来竞争焦点可能转向生态体验、智能互联,而非单纯硬件参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