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数字能源管理

搜索文档
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背靠比亚迪的挚达科技上市收涨192%
新浪财经· 2025-10-13 05:0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597.89万股股份,发行价为每股66.92港元,募资净额约为3.27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大幅高开,较发行价上涨183.92%,最终收盘价为195.5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92.14%,公司市值达到116.8亿港元 [2] - 公开发售认购超5000倍,成为今年港股新能源领域的“超购王” [2]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业务以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 [3] - 业务模式为“三位一体”,包括产品、服务及数字化平台,产品组合涵盖智慧家用充电桩及配件、充电机器人、EMS解决方案等 [3] - 按销量及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3.6% [9] - 数字化平台连接了庞大的第三方安装和售后服务提供商网络,并支持共享充电服务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分别约为6.97亿元、6.71亿元、5.93亿元和2.17亿元 [6]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0.4%、20.5%、14.9%和16.5% [6] - 同期亏损分别为2514.7万元、5811.6万元、2.36亿元和1707.8万元,2022年以来累计亏损约3.36亿元 [14] - 产品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在2022至2025年一季度期间占营收比重介于47.8%至67.0%,其中智慧家用充电桩销售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高达89.3%至98.3% [9][10] 客户结构与依赖 - 公司存在对少数大客户的高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5.8%、69.6%、56.1%和53.5% [10] - 最大客户(客户B,即比亚迪)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38.3%、32.0%、25.0% [10][11] - 比亚迪于2022年2月斥资5000万元参与公司C3轮融资,成为公司少数股东之一,当年公司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12亿元,带动公司2022年总营收同比增加3.39亿元 [12][13] 上市历程与对赌协议 - 公司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前两次(2024年2月29日和11月28日)均因招股书失效而折戟 [3] - 前次IPO折戟原因包括业绩对赌条款未能实现、监管部门对盈利能力质疑、业绩不佳及对客户依赖度高 [3] - 公司创始人黄志明与投资者签有对赌协议,因未能达成截至2023年止三个年度的业绩目标,需支付约3900万元业绩补偿 [4] - 补偿期限通过补充协议推迟至“上市后12个月内”,但前提是需在2026年1月31日前完成上市 [4] - 在第三次递表前,保荐机构申万宏源的关联方申银万国于2025年1月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以3499万元对价转让,彻底退出股东行列 [3] 市场机遇与战略布局 - 全球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到2029年总收入将达到人民币342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2% [14] - 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9%跃升至2024年的12.1%,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四个月,海外收入占比约15% [14] - 海外市场家用充电桩平均售价普遍高于中国,预期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14] - 此次上市募资净额中,约38%将在未来5年用于海外扩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