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维权

搜索文档
家装的“坑”,如何“避”如何“治”
人民日报· 2025-08-29 19:51
行业问题现状 - 家装行业投诉量达21216件 位居消费投诉领域第九位 [1] - 施工主体资质能力信用参差不齐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6] - 社交平台避雷装修公司帖子随处可见 涉及合同签订到售后维权全环节 [1] 价格套路问题 - 装修公司采用低价诱导签约 后期以材料升级或工程量低估等理由增项加价 [3] - 恶意拆项收费普遍 单个环节被拆分成10多项导致累计费用更高 [3] - 报价时漏算防水面积 后期按实际面积补收高价费用成为行业潜规则 [3] 质量与服务问题 - 货不对板问题突出 定制家具存在柜门缝隙较大和尺寸出入近1厘米等偏差 [4] - 偷工减料现象频发 装修效果图与实际成果不一致 [3] - 售后维权困难 存在拖延工期和拒不保修等情况 [5][7] 消费者维权困境 - 维权成本高 部分消费者需通过法院诉讼才能追回款项 [5] - 材料替换陷阱常见 公司以缺货为由推荐高价替代品 [3] - 口头承诺难以兑现 合同明确按实际发生计算条款被滥用 [3][6] 行业监管建议 - 市场监管部门应要求装修公司公开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信息 [7] - 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对多次投诉企业进行社会公示 [7] - 行业协会需制定范本合同 强制明确相关标准及违约责任 [7] 消费者应对措施 - 前期选择阶段需查验公司资质和口碑 警惕低于市场价报价 [6] - 材料进场时需对照合同核验品牌型号 隐蔽工程完工后要求签字确认 [6] - 施工过程应通过拍照录像和微信群沟通留痕 保存完整证据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