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装
icon
搜索文档
“公司发生了重大变故” 创始人抱憾离去 靓家居最新发声致歉!此前突然宣布停止经营 在23个城市设立债权登记点 官方已介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3:47
8月18日晚间,靓家居公司及股东陈敏华发布《致全体员工、客户、供应商、服务商、施工单位的一封信》。陈敏华在信中称,近一个月以来,靓家居公 司发生了重大变故,给大家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及影响,本人及公司全体同仁在此深表歉意。 声明中称,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压力影响,靓家居公司作为与房地产行业休戚相关的装修公司,陷入了长期亏损、负债规 模不断扩大、资不抵债的困境,曾先生尽管用尽了一切办法,仍难以抵挡行业下行浪潮对公司的冲击,无法让公司摆脱困境,其自感愧对员工、愧对公 司、愧对社会,抱憾离去,令人痛心。因公司已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随着曾先生的离开,公司失去了运转的主心骨,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发出 了停业通知。 靓家居表示,此前,公司已成立工作小组,启动了线上线下的债权登记工作。后续,公司将加速厘清整体债权债务情况,通过官方公开渠道定期公示各项 工作进展,全力协助政府部门与司法机关开展调查、清算等工作。 图片来源:"靓家居"微信公众号 家装行业知名连锁品牌靓家居,在7月18日突然宣布停止营业,此后引起大量关注。 7月18日,网络流传一份《停业通知》称,因靓家居相关公司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 ...
“公司发生了重大变故”,创始人抱憾离去,靓家居最新发声致歉!此前突然宣布停止经营,在23个城市设立债权登记点,官方已介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3:13
每经编辑|陈柯名 黄胜 8月18日晚间,靓家居公司及股东陈敏华发布《致全体员工、客户、供应商、服务商、施工单位的一封信》。陈敏华在信中称,近一个月以来,靓家居公 司发生了重大变故,给大家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及影响,本人及公司全体同仁在此深表歉意。 图片来源:"靓家居"微信公众号 声明中称,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压力影响,靓家居公司作为与房地产行业休戚相关的装修公司,陷入了长期亏损、负债规 模不断扩大、资不抵债的困境,曾先生尽管用尽了一切办法,仍难以抵挡行业下行浪潮对公司的冲击,无法让公司摆脱困境,其自感愧对员工、愧对公 司、愧对社会,抱憾离去,令人痛心。因公司已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随着曾先生的离开,公司失去了运转的主心骨,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发出 了停业通知。 靓家居表示,此前,公司已成立工作小组,启动了线上线下的债权登记工作。后续,公司将加速厘清整体债权债务情况,通过官方公开渠道定期公示各项 工作进展,全力协助政府部门与司法机关开展调查、清算等工作。 家装行业知名连锁品牌靓家居,在7月18日突然宣布停止营业,此后引起大量关注。 7月18日,网络流传一份《停业通知》称,因靓家居相关公 ...
李迅雷专栏 |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3 19:32
2024年开始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予以支持,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 3000亿元,支持的消费品范围也有所扩大。从政策拉动效果看,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 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 品、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假设上述商品没有获得以旧换 新的补贴,其销售额将为多少?有补贴和没有补贴之间的销售额之差,才是以旧换新的真实贡献。当然, 由于数据获取存在难度,只能大致估算了。 本篇文章我们将分析以旧换新对于拉动消费的具体影响,并尝试提出优化建议。 2025年以旧换新的种类及补贴额 根据《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 新主要包括五大品类,其中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等为今年扩围支持的消费品。 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梳理 | 品类 | 范围 | 补贴标准 | | --- | --- | --- | | 汽车 | 个人消费者报废符合条件 | 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 2 万元、购买 ...
适老化3万亿“蓝海” 如何得先手 上海推出专项平台 今年“开源”后迅速扩容 企业涌入“爆单”频频
解放日报· 2025-08-10 09:37
行业概况 - 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服务商数量从首批10家激增至59家,最新批次新增35家 [1] - 某沪上知名家装企业上线第一周即收到200多个咨询单,成交30多单 [1] - 专业机构推算适老化改造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 [1] 市场需求 - 我国有1.4亿套住宅亟需适老化改造,"人老"叠加"房老"使得改造成为紧迫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4] - 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群体出现功能需求梯度,倒逼服务供给从单一性迈向多元化 [2] - 越来越多家庭倾向于在老人步入高龄前实施"全屋适老化改造"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适老化改造从简单的安装扶手发展为多种安装包供选择,如"浴改淋"、"智能家居"等 [2][3] - 上海百姓装潢为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包括全屋扶手、定制厨房操作台、遥控升降架等 [3] - 人工智能应用如陪伴型桌面机器人UnyBan,具备AI语音交互、情绪监测、专属音乐创作等功能 [3] 企业动态 - 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将适老化改造列为主营业务之一,组建专业团队并加入服务平台 [2] - 部分企业能维持10%至15%的微薄利润,但有企业陷入"做一单亏一单"困境 [7] - 保利置业在浦东金爵公寓进行高频"微改造",包括无障碍通道、防滑铺装、LED灯等 [6]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布政策,针对沪籍老年人的适老化改造补贴最高提升至5000元/户 [8] - 专家建议通过税收减免、平台渠道建设等政策扶植行业 [8] 市场挑战 - 市场上存在"伪适老化"产品,如操作烦琐的智能马桶、影响轮椅使用的操作台等 [4] - 老人普遍生活节俭,定制化产品因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较高 [8] - 部分老人意识不到自身需求,需通过社区主动推广 [9]
李迅雷: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37
政策资金规模与支持范围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1] - 2024年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相关销售额超1.6万亿元[1][2] - 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2025年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超1800亿元[2][3]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报废更新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1.5万元/辆;置换更新新能源车最高1.5万元/辆,燃油车1.3万元/辆[2] - 家电: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二级能效补贴15%,新增微波炉等4类产品单件补贴不超2000元[2]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售价15%补贴,单件不超500元[2] - 家装:装修材料按15%-30%补贴,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30%[2] - 电动自行车:报废换新补贴500-600元/辆,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2] 补贴带动销售额结构 - 汽车占比最高:2024年680万辆补贴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412万份申请带动6689亿元[3][6] - 家电:2024年6200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3][6] - 电动自行车: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销售额为2024年同期的6.6倍[3][15] - 家装: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3][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3][6] 补贴乘数效应与消费贡献 - 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长5%,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等品类零售额同比增30.7%、24.1%[7][9]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二季度较一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9] - 补贴对社零总额的贡献率约0.74%-0.96%,低于整体1.3%的增速[10] - 家电、数码等低价商品补贴拉动效应更显著:家电补贴714-926亿元带动零售额净增1240-1380亿元[15][16] 补贴商品单价与比例 - 汽车估算单价10.89-13.53万元,补贴比例10%-20%[14] - 家电估算单价4355-7685元,补贴比例15%-20%[14] - 电动自行车估算单价2899-2991元,补贴比例17%-20%[14] - 手机估算单价2546元,补贴比例8%-15%[14] 政策优化方向 - 扩大补贴规模以应对资金缺口,部分地区已调整补贴标准(如贵州降低汽车补贴比例)[18] - 建议将补贴范围扩展至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受益面[18] - 补贴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购车后装潢、购机后配件),形成循环经济效应[19]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虎嗅· 2025-08-05 21:57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 [1][6] - 2024年政策拉动效果显著,汽车销售额占比最高达9200亿元,家电销售额2700亿元 [7][9] 2025年政策扩围与补贴标准 - 2025年政策扩围支持五大品类,新增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和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 [4] - 汽车补贴标准: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1.5万元;置换新能源车最高补贴1.5万元 [6] - 家电补贴标准:2级能效产品补贴15%,1级能效产品补贴20%,新增微波炉等4类家电每件补贴不超2000元 [6] - 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标准:按售价15%补贴,每件不超500元 [6] 销售额与补贴估算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带动销售额6689亿元,家电4747亿元,电动自行车247.7亿元,家装1383亿元,手机等数码产品2934亿元 [9] - 顶格估算补贴合计2334亿元,高于实际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主要因实际申领低于顶格金额及地方政策差异 [9][13] - 乘用车补贴投入产出比不高,约412-494万份补贴仅带动100万辆销量净增 [22][25] 行业销售表现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4.1%、22.9% [15] - 家电补贴714-926亿元带动1240-1380亿元零售额净增,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额达2024年的6.6倍 [23][25] - 手机售价2000-4000元和4000-6000元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和43% [9] 政策优化方向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并调整品类结构,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普惠性 [26][28] - 降低补贴商品单价可激发新增消费行为,如贵州调整汽车补贴标准至9%-10% [27] - 以旧换新具有系统效应,可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车内装潢、手机配件等 [28]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政策概述 - 2024年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并扩大支持品类范围 [1] - 2024年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 [1][6] - 政策扩围至五大品类: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新增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支持 [3][4] 品类补贴细则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报废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1.5万元/辆;置换新能源车最高1.5万元/辆,燃油车1.3万元/辆 [4] - **家电**:2级能效产品补贴15%,1级能效20%,单件上限2000元,空调最多补贴3件 [4] - **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等按售价15%补贴,单件上限500元 [4] - **家装**:装修建材类补贴15%,适老化产品30%,单渠道上限2000元 [4] - **电动自行车**:报废换新补贴500元/辆,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 [4] 销售拉动效果 - **汽车**:2024年680万辆补贴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412万份补贴带动6689亿元,占五大品类总销售额42% [6][7] - **家电**:2024年6200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7]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手机售价2000-6000元区间销量增长13%-43% [7][8] - **乘数效应**: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长1.3%,政策贡献约0.74%-0.96%,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增速达20%-30% [16][19] 补贴效率分析 - **投入产出比**:汽车补贴784亿元仅带动82-111万辆净增销量,家电926亿元补贴带动1240-1380亿元净增额,电动自行车补贴47亿元带动销量达2024年6.6倍 [20][21] - **覆盖人群**:2025年上半年2.8亿人次享受补贴,实际覆盖约10%-15%人口,中高收入群体占比40% [22] 政策优化方向 - **品类扩展**:建议从耐用消费品延伸至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比例 [24] - **系统效应**:补贴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车饰、手机配件等),资金循环可扩散至餐饮、娱乐等领域 [25]
690亿元!“国补”再继续
猿大侠· 2025-08-03 12:22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情况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1] - 10月份将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达1.6万亿元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1]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1] 资金监管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 [1] - 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1] 前期资金下达情况 - 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1] - 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1]
AI大模型如何重塑业务:行业实战派拆解场景创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24
AI大模型在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 AI大模型正从技术浪潮向产业一线渗透,企业聚焦如何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业务价值,沙龙汇聚100+产品人探讨破局之道 [1] - 物流、医疗、教育、家装领域的四位实战专家分享如何围绕业务痛点将AI深度融入场景,驱动产品核心价值重构 [1] 医疗领域的AI轻量化突围 - 兰安生科技从中医理疗、减重门诊等消费医疗场景切入,避开严肃医疗的复杂合规门槛 [4] - AI产品经理需具备"双轨思维":既要懂大模型能力边界,更要扎根行业场景,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4] - 私域运营智能化:AI客服替代70%人工咨询,形成"症状预判-机构推荐-预约取号"闭环提升转化率 [5] - 资源调度算法化:开发"AI候补系统"自动释放医师资源并推送新用户,提升机构人效 [5] - 内容变现模式:AI辅助生成医疗文章,6个月积累3万精准粉丝,形成"内容引流-咨询转化-工具付费"闭环 [5] 物流行业的AI重构 - 快递100构建"中国首个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覆盖4000+转运中心、9800+运输线路、24万快递网点、340万快递员 [5] - 数据结构化:单日高效处理千万级非标准面单信息,构建物流知识图谱 [6] - 时效预测升维:从"快递到哪里"转向"快递何时到",提供"分钟级预测、小时级确定性" [6] - 赋能中小电商:将头部电商的时效体验能力普及至中小电商平台、自营电商和泛电商品牌 [6] - AI时代需重做产品,用数据驱动"数字孪生",重构核心能力而非仅优化表层交互 [7] 家装行业的AI转型路径 - 巢搭配用"笨办法"实现AI转型:先花3个月梳理11年业务资料统一存储,解决信息散落问题 [8][12] - 用AI工具链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将小红书运营效率提升50% [12] - 分析3000+成交案例提炼用户画像,使到店客户签约周期从3周缩短至7天 [12] - AI转型本质是重新定义业务效率与用户体验,需聚焦"业务场景×工具能力×人的适配" [8] 教育场景的范式跃迁 - 码隆智能提出从"+AI"(线性优化)到"Xᴬᴵ"(范式跃迁)的理念,彻底重塑行业基因 [9][11] - "+AI"重构交互体验:多模态大模型开发智能实验助手,实现实时语音纠错和互动答疑 [13] - "Xᴬᴵ"重塑教育模式:打造AI自习空间,学生自主选择与AI共学路径,推动教育向个性化演进 [13] - 产品经理角色进化:从需求调研者变为与用户共创未来场景的伙伴,需深谙用户场景与AI能力边界 [11] 行业实践的核心启示 - AI大模型的终极价值在于精准锚定业务"真问题",用技术重塑产品内核与用户体验 [14] - 成功案例均将大模型通用能力与行业场景创新融合,如物流时效确定性、轻量医疗闭环、家装数字化、教育范式跃迁 [14]
一边巨亏,一边跑路,家装公司还敢信吗?
36氪· 2025-07-31 18:28
行业现状与危机 - 家居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用与信心考验,知名企业接连出现经营问题[2] - 2024年以来,东易日盛宣布重整,住范儿资金链断裂,靓家居、居然之家等头部企业传出高层变动或意外事件[1] - 红星美凯龙因阿里系股东计划减持约4亿元股份,股价连续大跌,上半年净利预亏19亿左右[1][4] - 行业各类模式企业均遭波及,集体步入深度调整期[5] 企业案例与问题 - 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公司因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3]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此前曾被立案调查,上市后通过减持和协议转让套现约40亿元[4] - 住范儿资金链断裂导致业主预付款难以追回,工程烂尾[6] - 知名家居app"好好住"于2024年4月宣布停服退出市场[4] 商业模式与资金问题 - 行业普遍存在"资金池"模式,预付款被挪用于其他支出,导致资金链易断裂[6] - 装修贷盛行,家装公司通过刷流水获取融资,但违规挪用加速资金黑洞形成[7] - 靓家居供应商工程款账期从十几天延长至数月,最终无法结算[5] - 行业链条长,家装公司作为核心中介一旦出现问题将殃及上下游[5] 行业趋势与数据 - 新房装修占比从2020年48.9%下降至2024年35.9%,存量房翻新占比从11.4%上升至22.7%[9] - 2024年行业总零售额增长率明显放缓,家装公司盈利能力承压[9] - 上游原材料、人力成本和获客成本上升压缩企业盈利空间[9] - 我国存量房储量约3.5亿套,行业进入存量房时代[8] 逆势增长案例 - 欧派家居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9%,毛利率提升4.31个百分点[9] - 贝壳家装业务一季度净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2.3%,利润率创新高[12] - 头部企业通过控本降费、供应链改革、自动化升级等措施实现增长[9][12] - 行业未来将更重视品牌、服务、设计等软实力而非价格和资金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