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案快办
icon
搜索文档
“小案快办”折射出改革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丨法治快评
中国环境报· 2025-10-22 15:00
重庆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简易鉴定评估程序规定》,为办理小额、简单的生态环 境损害案件开辟了一条"快车道"。笔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地都开辟了这样的"快车道"。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历经十年实践,各地"小案快办"的思路,清晰勾勒出改革的走向——从谋 篇布局的"大写意"转为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曾几何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更多聚焦于那些轰动性的"大案要案"——数百万元的赔偿、跨省追踪的危 废案,这类案件固然展现了法治的雷霆之力,但在广袤的城乡之间,更为频繁发生的往往是那些"小损 害":一网非法电捕的鱼、一片被砍伐的树林、几吨随意倾倒的垃圾……它们如同细小的沙砾,悄然磨 损着生态环境的肌体,也最直接地刺痛着群众的感官。尽管这类案件事实清晰、数量庞大,却常因鉴定 程序复杂、成本高昂而陷入"不划算、办得慢"的困境,执法洼地由此逐渐形成,最终侵蚀公众对生态法 治的信任根基。 今年3月,云南印发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工作规定(试行),适用金 额门槛设置为50万元,并将适用情形之一"污染物数量较少"进一步解释为"涉嫌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 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数量低于200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