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安毋躁
icon
搜索文档
从“超级智能”到“未来之地”:人类文明的终极追问 |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2025-11-07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深刻拷问,已超出单纯技术范畴[6] - 微软(中国)CTO韦青提出5项任务,帮助人类适应即将到来的超级智能时代[2][6] - 人类需提升“能所之辨”能力,树立理性工具观,坚守人性,方能在超级智能时代拥有未来[2][3][21] 机器祛魅 - AI本质是基于传统数学原理与“集成创新”的工具,其算法原理未超出存在上百年的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8] - 当前最火爆的人工智能计算加速卡,核心算子仅是与实现GEMM矩阵相乘有关的乘法和加法计算[8] - 为成为智能技术的主人,人类需掌握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等基础知识,并具备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不被机器表面能力魅惑[8][9] 智慧升华 - 根据DIKW信息金字塔框架,智能机器可取代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工作,人类真正的精神家园在智慧及人生目的和意义领域[11] - 人类智慧应表现为善于利用不同特长的机器处理问题,将确定性任务交给确定性算法,思索性任务交给概率性算法[12] - 真正的突破可能来自经过智能机器加持的认知科学进步,哲学现象学与神学唯识学可能为认知探索带来新思路[13] 人机相乘 - “人机相乘”概念是主观能动性决定论的,人类可通过自身努力弥补技术条件不足,例如能力值A"=2与最低技术能力x=70相乘结果为140,高于能力值A'=1与最高技术能力z=130相乘的结果130[16] - 相乘的人机关系比相加关系更能体现实际效果,再强大的技术能力也需要有能力的人驾驭才能发扬光大[16] - 恰当的语言应用能帮助客观区分技术差异与技术应用效果差异,更有效找到提升能力的路径[17] 坚守人性 - 机器越先进,人性越珍贵,需牢记“人是目的”,不混淆人与机器的本质区别[3][18] - 在技术浪潮中不应忽略大众,当热议AGI时不应忘记人类对自身意识产生尚众说纷纭[18][19] - 人类是因终身学习而生存的物种,需警惕自身而非机器,因为机器的知识均从人类处学习[19][21] 少安毋躁 - 此任务关乎人的精神境界,需认清AI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人类高尚则机器高尚,人类下流则机器下流[21] - 人类应主动驾驭机器,秉持“无限游戏”原则,坚守人性并互帮互助[21] - 丧失终身学习能力、将人生决定让渡给机器的人类没有未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