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智能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从“超级智能”到“未来之地”:人类文明的终极追问 |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2025-11-07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深刻拷问,已超出单纯技术范畴[6] - 微软(中国)CTO韦青提出5项任务,帮助人类适应即将到来的超级智能时代[2][6] - 人类需提升“能所之辨”能力,树立理性工具观,坚守人性,方能在超级智能时代拥有未来[2][3][21] 机器祛魅 - AI本质是基于传统数学原理与“集成创新”的工具,其算法原理未超出存在上百年的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8] - 当前最火爆的人工智能计算加速卡,核心算子仅是与实现GEMM矩阵相乘有关的乘法和加法计算[8] - 为成为智能技术的主人,人类需掌握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等基础知识,并具备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不被机器表面能力魅惑[8][9] 智慧升华 - 根据DIKW信息金字塔框架,智能机器可取代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工作,人类真正的精神家园在智慧及人生目的和意义领域[11] - 人类智慧应表现为善于利用不同特长的机器处理问题,将确定性任务交给确定性算法,思索性任务交给概率性算法[12] - 真正的突破可能来自经过智能机器加持的认知科学进步,哲学现象学与神学唯识学可能为认知探索带来新思路[13] 人机相乘 - “人机相乘”概念是主观能动性决定论的,人类可通过自身努力弥补技术条件不足,例如能力值A"=2与最低技术能力x=70相乘结果为140,高于能力值A'=1与最高技术能力z=130相乘的结果130[16] - 相乘的人机关系比相加关系更能体现实际效果,再强大的技术能力也需要有能力的人驾驭才能发扬光大[16] - 恰当的语言应用能帮助客观区分技术差异与技术应用效果差异,更有效找到提升能力的路径[17] 坚守人性 - 机器越先进,人性越珍贵,需牢记“人是目的”,不混淆人与机器的本质区别[3][18] - 在技术浪潮中不应忽略大众,当热议AGI时不应忘记人类对自身意识产生尚众说纷纭[18][19] - 人类是因终身学习而生存的物种,需警惕自身而非机器,因为机器的知识均从人类处学习[19][21] 少安毋躁 - 此任务关乎人的精神境界,需认清AI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人类高尚则机器高尚,人类下流则机器下流[21] - 人类应主动驾驭机器,秉持“无限游戏”原则,坚守人性并互帮互助[21] - 丧失终身学习能力、将人生决定让渡给机器的人类没有未来[21]
展“解放书单” 品阅读盛宴 10部佳作与读者相遇 共同编织上海书展多彩图景
解放日报· 2025-08-13 09:35
出版行业 - 第34期"解放书单"精选10部新出版作品,涵盖历史、科技、政治、经济、文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为读者提供阅读参考 [1] - 书单内容多元,包括民族抗争历史、人类未来思考、国际政治分析、文明发展研究等主题 [1] - 作品包括《中国抗战》全景展现抗日战争历程,《未来之地》探讨超级智能时代人类价值,《舍本逐末》分析美国社会科学影响力衰退,《论美国》梳理美国外交政策史 [1] 学术研究领域 - 《货币与政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挑战主流经济学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 - 《阿拉伯人的大航海:从古代到中世纪早期》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航海叙事,还原阿拉伯人在海洋文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1] - 《货郎图:小商贩肩挑大历史》从艺术史角度解码民生图景,关注人类经验的连续性 [1] 商业创新领域 - 《奶茶出海: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记录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故事,探讨文化生命力在于保持核心基因同时拥抱开放创新 [1] - 《虚拟社会:元宇宙及后人类体验新疆域》前瞻数字时代,探讨如何让虚拟技术成为赋能人类的工具 [1] 文学创作领域 - 《大河源》以诗意笔触描绘江河源头的自然与人文,被视为对中华文明源头的探访之旅 [1]
思考AI前瞻未来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07:13
文艺类书籍 - 《小津安二郎大全》收录日本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人物访谈、文艺评论及合作细节,采访对象包括名演员、副导演、制片人等,展现其电影艺术与合作历程 [5][4] - 《我也只是一个人》以黑色幽默风格描绘德国新经济泡沫背景下反英雄式主人公科普的职场与家庭角色冲突,包含对公司与社会的嘲讽 [7] - 《西式瓷器艺术经典》从东方视角解读世界知名餐具品牌及陶瓷用具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展现历史工艺与精致生活方式 [9] - 《鸟事一堆》以调侃风格介绍鸟类构造、习性及分布,结合艺术考古发现,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趣味性 [12] 社科类书籍 - 《未来之地》探讨超级智能时代人类意义与角色重构,通过虚构哲学讲座场景呈现思想实验与哲学观点碰撞 [14][1] - 《故宫掌门人》还原1925-1949年七位院长保护故宫文化遗产的史实,配百幅珍稀历史图片,重构文化根脉守护框架 [16] 童书类书籍 - 《古典文学寻宝记》通过对话体与插画引导儿童探索古典文学审美与哲思,设计30幅古风插画增强学习体验 [18] - 《植物的秘境》采用镂空雕刻与拉拉页设计展示植物生存策略,涵盖苔藓、沙漠耐旱植物等多样生态形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