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嵌入式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闲置资源盘活了 社区钱袋变鼓了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社区闲置资源盘活模式 - 琴川街道成立常熟市琴优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街道国企)专门盘活20处闲置社区用房[2][3] - 闲置社区用房按新建小区每百户40平方米标准配备[3] - 采用"街道统筹管理+社区参与"模式确保公益属性优先[3] 商业化运营机制 - 琴川书房307平方米空间以年租金7.74万元定向招租改造咖啡服务[2] - 租金收入抵充运营管理费并创造集体收入[2] - 推行"强社合伙人"机制引入烘焙坊/咖啡店/便利店等嵌入式服务业态[3] 村社抱团合作案例 - 石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竞文社区闲置用房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圈[4] - 3个社区空置用房委托村级合作社运营15年总金额650万元(首笔190万元已支付)[4] 公益与商业融合实践 - 衡山社区将日间照料中心改造为残疾人烘焙坊年租金仅1万元(原租金50%以下)[5] - 烘焙坊需提供价值1.8万元社区服务并反哺10%商业收益给治理基金[5]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前港社区"一页鲜鸣"/琴川公园解忧蔬果铺等项目[6] - 通过"社区主理人+幸福合伙人"扩大嵌入式服务覆盖[6]
姚高员专题调研民生实事推进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5-30 11:17
民生实事项目调研 - 市长姚高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实事项目的进度、质量、效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1] - 钱江苑"小哥驿站"需紧密结合户外劳动者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食、住、行等功能,集聚更多资源形成服务联盟,让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安心工作、舒心休憩 [1] - 要总结驿站建设经验,研究分类标准,使服务设施更加可感可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杭州样本" [1]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 机神社区打造民生服务综合体,嵌入幸福邻里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学校等功能,实现社区服务向全龄友好拓展 [2] - 之江社区"青少年阳光成长驿站"聚焦青少年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2] - 因地制宜推动功能实用、安全舒适、运营有序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 [2] - 需解决好规划、空间、功能、运营等关键问题,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 [2] - 要突出满意度导向,围绕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充分听取民意、吸纳民智,让大家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优质服务 [2] 青年人才服务 - 高新青荷驿站自2024年1月启用以来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数据显示入住人员中34%留在杭州就业,其中超过50%在滨江区找到工作 [3] - 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选取交通便利、产业毗邻度高、周边配套完善的物业打造青荷驿站,让青年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就业 [3] - 要实施好"春雨计划",发挥数字技术在租房、就业、保障等方面的便捷优势,助力杭州构建"近悦远来"的引才氛围,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3]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0
政策导向与行业机遇 - 中办、国办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发展老年助餐、银发旅游、社区托育等举措 [1] - 国家发改委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56个城市试点 重点建设功能复合的服务综合体 [3] - "老幼共养"模式被列为应对老龄化与低生育挑战的创新举措 促进代际融合与家庭便利 [4] 社区嵌入式服务发展现状 - 北京红居街社区美意延年中心提供老年餐饮(20元/餐 70%回头客)、中医理疗、托育等综合服务 [2] - 德胜街道试点养老育幼一体化 改造386平方米空间 配备老幼复合型设施 每周开展代际互动课程 [4] - 嵌入式服务优势包括可达性高、资源整合 但面临审批、空间利用、可持续运营等挑战 [3] 市场需求与供给缺口 - 中国有3000万3岁以下婴幼儿 超30%家庭有入托需求 但实际入托率与机构使用率偏低 [5] - 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银发经济规模预计2035年达45.35万亿元(占GDP22.67%) [7] - 老年消费结构性升级 健康食品、适老化改造、医疗筛查、文娱旅游需求激增 [8] 行业创新与跨界融合 - 银发旅游兴起 三亚等地推出康养旅居产品 含随队医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7] - 婴童经济涵盖母婴用品、早教、亲子运动等 需构建代际融合消费生态 [9] - 专家建议推动医养、文旅、教育跨界融合 打造"日间照料+托育+文娱"复合型服务场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