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十五五”时期的“十大工程”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将实施的“十大工程”,这些工程的落地将推动“十五五”时期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文明、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建设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 产业创新工程 - 工程旨在通过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实施重点包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龙头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并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3]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工程系统推进网络、技术、应用、安全等多个维度,需夯实网络设施底座,加强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 [4] - 技术创新方面将发展工业模型与人工智能,推动工业大模型开发应用,并聚焦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场景打造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工业智能体,应用方面将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行业特色型及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设备及业务系统上云,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并推动“链网协同”以支持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 [4] 房屋品质提升工程 - 工程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维度,旨在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6] - 实施需确保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及数字化智慧化,并通过加强设计、施工、验收与交付的全流程管控,辅以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来确保品质,同时尊重地域特点,融合自然与人文环境 [6]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工程核心是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目标是到2027年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合理,设施条件改善,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 [7] - 实施需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并通过三大行动优化服务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提高县区医疗卫生数智化服务水平,并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7]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工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内容包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 [8] - 实施需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以提升生态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推进系统治理与多元共治,建立长效管护与考核机制,并推动“生态惠民”与价值转化,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8] 国防发展重大工程 - 工程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量,涵盖从载人航天发射港到智能化边防管控体系,从军事设施建设到高精尖武器装备研发 [9] - 技术突破与创新是关键支撑,需织密网络信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并升级武器装备以构建“空天地一体、多维度覆盖”的立体网络 [9] 军事理论现代化推进工程 - 工程需明确理论创新方向与路径,解析对手军事理论体系,前瞻设计反制概念,并建立从“战略—需求—规划—项目”的合理逻辑关系及转化链路 [11] - 实施要创新研究方法,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平台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理技融合”以结合理论引领与技术实现,并打通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链路,加强实践检验以形成螺旋式上升路径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工程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经典著作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12] - 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打造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队伍,加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建设约200种精品教材,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 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13] - 实施需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并创新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 工程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忠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使命 [14] - 实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具体包括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育人路径,统筹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