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期待新长安引领产业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36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和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一 家在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既有基础上,以全新法人形态组建、注册资本达200亿元、下辖117家分 (子)公司、拥有11万名员工的大型独立央企。如此体量庞大、历史复杂的企业,完成赛道切换、实现 转型升级的难度可想而知。正因为难度大,挑战多,也就需要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科技创新突破。汽车是技术高强度驱动的产业。没有科技的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很难推出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新长安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 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尤其是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智能网 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以及全固态电池、高算力芯片等前沿技术方向实现新突破,提升引领技术供给 能力,不断积累聚集产业新动能新优势。 机制创新突破。一直以来,央企在汽车制造领域面临"三难":难以适应市场节奏、难以实现技术回报、 难以激发组织活力。究其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活。如果没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央企造车就谈不上竞争 力,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因此,建立高效科学的市场反应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担当和 ...
市人大代表评议政府工作: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成绩来之不易 政策要定期“回头看”及时做调整
解放日报· 2025-08-01 09:49
黄莉新代表在评议中表示,今年以来,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统筹抓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 好、"五个中心"能级持续提升、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实现了"时间过半、完 成任务过半",取得成绩来之不易。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要按照中央和市委部 署,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 预期各项工作,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 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人大代表要 认真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更好在本职岗位上实干笃行,在依法履职上奋勇争先,在联系服务群众 上用心用情,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 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抓早抓快落实惠企政策 "报告彰显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决心。"代表们认为,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上海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能取得5.1%增速,成绩来之不易。 记者 王海 ...
深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鸣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接力棒”式服务
证券时报· 2025-07-31 03:02
深交所支持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深交所将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1] - 深交所与创投机构联动 支持完善"募投管退"闭环生态 打造"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1] - 创业板705家公司上市前获2615家次创投机构投资 累计金额709.89亿元 注册制改革后218家企业获992家次293亿元投资[1] 创投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 - 创投机构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帮助创新企业树立规范发展理念[2] - 深交所制定专项方案促进创投高质量发展 与政府引导基金/央国企/民营外资机构建立协同机制[2] - 推动创投机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与"创享荟"产业对接活动 加强投后管理专业化[2] 创业板改革与产业政策协同 - 深交所将持续深化创业板改革 突出板块特色 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企业[2] - 推动科技型企业适用创业板第二套/第三套上市标准 促进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2] 并购重组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交所将规范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与补链强链[3] - 对符合条件的重组项目精简审核流程 推动产业链升级与价值链优化[3] 创新资本生态体系建设 - 深交所将打造"从IP到IPO到持续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强化知识产权/企业培育/监管协同[3] - 推进股/债/REITs/ABS等产品协同开发 完善行业/产业链/区域服务体系[3]
政府投资基金征求意见:防止同质化,警惕对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投资界· 2025-07-30 16:09
公开征求意见。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 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但基金可按市场化原则对同一项目集合发力、接续支持。在本指引 印发前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所覆盖行业领域,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 本指引印发前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领域不符合本指引要求的,以及同一地区同类基金较多、投资领域明显交叉重合的,原 则上存续期满后应有序退出;鼓励相关基金整合重组。 附件 1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工作指引 (公开征求意见稿) 今日(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 法》意见。 其中《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 想起不久前,人民网官方曾在《习近平: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一文中指出 ...
国家发改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12:58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7月30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起草《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 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其中,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 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 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解决重点 关键领域难题。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 管理办法提出,突出基金定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决定性 作用的基础上,政府投资基金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聚焦政策目标,有力有效支持重大战略、重 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需要长期布局的领域,更好发挥基金作为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
台智库称大陆成熟制程芯片市占率两年内超越台湾,国台办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0 11:33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问,据报道,台"国科会"智库日前发布报告称,大陆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市占率 预计2年内超越台湾,全面主导主要科技产品的发展方向。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说,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借助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半导体、人工 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受全球市场需求带动,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竞争优 势。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为包括半导体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希望两岸在相关产业加强合作、融合发 展,携手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我们也欢迎台商台企抢抓机遇继续投资大陆、扎根大陆,在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更好发展。 国务院台办30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回答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凌辰 ...
章丘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46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13:2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024年章丘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5548亿元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6%以上 [1][3] -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6家 占规上工业企业的943% [3] -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167家 占比达281% [3] 科技创新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1% 分别高出国家省市086、092和057个百分点 [3] - 建成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 [3] - 拥有23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3] 创新主体培育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98家 入库数量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168% [3] - 引进山东新材料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等科创平台入驻 [3] - 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成功落地并加快建设 [3]
杭州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杭州日报· 2025-07-29 10:36
杭州科技创新发展 - 杭州从"电商之都"向"科创名城"转型,坚定实施创新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3] - 杭州推出"3个15%"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新增财力15%用于科技投入,产业政策资金15%投向新质生产力[16] - 杭州企业创新特征显著:80%市重大项目由企业承担,80%研发投入来自企业,80%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18] 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 - 杭州形成"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从无到有[17] - 白马湖实验室100%研究生课题源自企业问题,杭州光机所帮助科学家团队搭建股权结构[21] - 良渚实验室创办"双创博士学院",推动有组织科研向有组织创业转变[21] 科技企业创新成果 - 宇树科技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球奖,通义千问和DeepSeek进入全球大模型榜单前列[12] - 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登顶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进入20多个国际市场[15] - 强脑科技实现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10万台量产[15] 人才发展机制 - 杭州推行"校企双聘"模式,已有7个试点案例和247位"科技副总"[19] - 浙江工业大学专家翁堪兴作为"科技副总"研发量子重力仪打破国外垄断[20] - 杭州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前沿为考量,给予320家企业5264个高层次人才名额[21] 科技成果转化 - 杭州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布局36家概念验证中心和5家中试平台[23] - 上半年杭州完成技术交易额624亿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速形成战略支撑[23] - 极弱磁大科学装置衍生零磁医疗设备产业,30多家医院部署心磁脑磁成像设备[24] 新兴产业发展 - 杭州智能物联、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25] - 布局生成式AI、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5] - 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和9.2%[26]
青岛:百年酒香里的城市活力与民生欢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6:41
青岛啤酒节与城市文化 - 青岛国际啤酒节以"欢聚青岛,干杯世界"为主题,持续30天,展现城市发展活力与文化生活 [1] - 青岛啤酒从1903年诞生至今,已从饮品沉淀为城市文化符号,融入街巷肌理与市民生活 [2] - 三大会场同步联动,体现文化浸润:西海岸1903大蓬展现代际传承,时光海岸精酿花园融合自然,崂山会场打造都市绿洲 [2] 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 - 青岛啤酒全家族产品集中亮相,涵盖20余种品类,包括经典款、国际风味及IP定制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3] - 创新活动如1903啤酒交易所"趣味交易"、裸眼3D科技展示、"微醺情绪实验室"融合传统与现代消费模式 [3] - 啤酒节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联动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夏日引擎" [3] 节庆活动与民生互动 - 酒王争霸赛、艺术巡游、无人机展演等活动覆盖不同年龄与职业群体,提升参与感 [4] - 老街啤酒加量站、互动抽奖等设计体现"为民、惠民"理念,回归节庆本质 [4] - 青岛啤酒节超越单一节庆范畴,成为城市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缩影,连接产业发展与民生幸福 [4]
食品饮料周报:茅五加大研发,推动产业创新-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茅五加大研发推动产业创新,茅台出资成立研究院整合科研资源,五粮液成立科技创新公司,加大科研投入有望助力行业产品研发与升级,关注高端、次高端、地产酒三条主线 [4][6] - 大众品半年报业绩预告部分公司超预期,8月半年报密集披露各细分赛道将分化,建议循中报找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推荐东鹏饮料,关注锅圈、新乳业、盐津铺子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涨跌幅数据 - 本周白酒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0.95%,涨跌幅前三为天佑德酒(+6.80%)、迎驾贡酒(+3.58%)、顺鑫农业(+2.56%),后三为酒鬼酒(-1.48%)、皇台酒业(-2.25%)、*ST岩石(-4.28%) [6] - 本周食品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0.93%,涨跌幅前三为煌上煌(+7.39%)、嘉必优(+7.30%)、味知香(+4.63%),后三为莲花控股(-2.23%)、良品铺子(-4.31%)、西麦食品(-5.63%) [6] - 本周食品饮料行业累计涨跌幅+0.77%,涨幅TOP3为ST西发(+9.89%)、煌上煌(+7.39%)、嘉必优(+7.30%),跌幅TOP5为珠江啤酒(-3.86%)、*ST岩石(-4.28%)、良品铺子(-4.31%)、西麦食品(-5.63%)、皇氏集团(-9.67%) [8][9] 酒类数据跟踪 - 高端白酒批价:截至2025年7月25日,茅台22年整箱批价2050元/瓶,环比上周持平,22年散装批价1940元/瓶,环比上周上涨10元 [15] - 酒水饮料产量:2025年6月,白酒产量33.00万千升,同比下滑6.5%;啤酒产量412.00万千升,同比下滑0.2%;软饮料产量1842.85万千升,同比上涨3.20%;葡萄酒产量0.90万千升,同比下滑18.20% [19] 原材料数据跟踪 - 原奶价格:自2020年9月步入上升周期,2022年2月增速降为负后震荡下降,7月18日主产区平均价3.04元/公斤,同比下降5.90%,环比持平,乳制品生产企业原料成本压力缓解 [21]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贵州茅台、五粮液等19家公司的7月25日收盘价、2024A - 2027E的EPS和PE数据,并均给予“推荐”评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