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投研

搜索文档
曲鸿昊正式出任工银瑞信基金经理,搭档管理规模超三千亿的王朔,任职12年回报达38%
新浪证券· 2025-07-04 21:05
基金经理调整 - 工银瑞信旗下三只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债券投资老将王朔与曲鸿昊共同管理,规模共计86亿元 [2] - 王朔管理资产规模达3648亿元,其管理的工银货币A任职近十二年盈利37.60%,工银如意A和工银薪金A任职回报分别为23.31%和35.41% [3] - 曲鸿昊的晋升为团队注入交易执行的新鲜血液,形成"老马识途"与"少壮冲锋"的搭配 [3] 高层人事变动 - 分管前中后台十余年的副总经理郝炜转任督察长和首席风险官,督察长朱碧艳退居二线任职监事 [2] - 郝炜拥有24年行业积淀,涵盖前中后台全链条管理,朱碧艳是国内公募界任职时间最长的督察长之一 [3] - 人事变动延续了公司"元老转导师"的传统,既避免核心人才流失,又为新生代腾出成长空间 [3] 股东结构与业务表现 - 瑞银(UBSAG)承接瑞士信贷持有的20%股权,工商银行仍保持80%控股 [5] - 公司公募板块规模达7924亿元,债券基金占比55.5%(2303.38亿元),成为抵御市场波动的压舱石 [5] - 平台化投研体系包括权益、固收、FOF、量化四大研究板块,王朔领衔的固收团队管理的工银瑞恒3个月定开债券自2022年4月成立以来回报14.98%,位列行业前10% [5]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采用"元老转岗+新锐上位"的双轨制,凭借股东协同优势与长效人才机制在资管行业行稳致远 [5] - 王朔与曲鸿昊的表现将成为公司"平台化+梯队化"人才战略的试金石 [6] - 行业竞逐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公司的"双轨模式"或为资管行业提供新范本 [6]
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赵桂才: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及稳定性,为投资者创造更优长期回报
财经网· 2025-05-09 22:40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6方面25项政策举措,包括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建设一流机构等[1][2] - 政策导向强调"以投资者为本",强化利益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服务能力提升及权益基金发展[2] - 改革重点包括强化投资者利益绑定、增强投资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及壮大权益类基金[2] 权益投资发展 - 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及稳定性是核心方向,需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市场稳定及投资者红利分享[3] - 沪深300滚动市盈率12.3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等市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5] - 鼓励浮动费率产品和指数类产品创新,强化利益绑定与低成本配置工具供给[6] 投研能力建设 - 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强化科技赋能与人才梯队培养[4] - 大模型等技术提升非结构化信息解读、财务预警及量化策略生成效率[4] - 推行产品跟投与三年以上业绩挂钩的薪酬安排,降低核心人员流失风险[4] 投资行为优化 - 要求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严禁风格漂移,降低换手率[5] - 将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纳入考核体系,解决"重规模轻回报"痛点[5] - 通过衍生品投资等策略增强业绩稳定性,创造更稳健回报[6] 投资者服务转型 - 推动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等指标[7] - 提升中长期资金服务能力,发展个人养老金产品及基金投顾业务[7] - 加强逆周期营销,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持有[7] 机构建设要求 - 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需完善公司治理、合规风控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9] - 银行系基金公司需强化政治站位,践行投资者利益核心理念[9]
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卸任!
券商中国· 2025-04-01 23:06
文章核心观点 知名固收基金经理马龙卸任全部在管公募基金产品引发市场关注,招商基金回应称将发挥团队优势降低影响并安排优秀基金经理接任,同时行业呈现加速转向平台化投研的趋势 [2][10][13] 马龙卸任情况 - 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目前已无在管公募基金产品,卸任原因为工作安排,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2][7][8] - 近8个多月马龙陆续卸任9只产品,合计规模超800亿元,他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2014年3月起任基金经理,擅长信用债投资 [4] - 招商产业债基金是其代表作,自2015年4月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达68.32%,年化回报5.36%,任职期间最大回撤2.02% [5] - 2024年马龙从招商安悦1年持有等4只基金卸任,2025年3月22日卸任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招商产业债券基金 [5][6] 招商基金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发挥“大固收”团队机制组织优势,为卸任产品做好投研力量安排,降低基金经理变更影响 [10] - 决定从内部筛选优秀基金经理接任,招商产业债由刘万锋接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由王梓林接任 [10] - 刘万锋有近16年投研经验、10年公募管理经验,目前在管规模556.6亿元,管理的招商双债增强基金截至2024年末9个完整自然年度回报均为正 [10] - 王梓林有近7年债券投研经验,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在管规模499.85亿元 [11] - 招商基金固收投资部有近40名专业投研人员,22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护航固收投资业绩 [11] 公募行业趋势 - 今年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包括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经理 [12] - 更多公募机构从内部架构、投研体系改革,打造团队化模式,弱化个人光环 [13] - 国内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05人,首次超4000人,队伍持续扩充 [14] - 公募通过多经理共管、培养新人构建竞争力,投资者强调长期收益和团队实力倒逼行业摆脱对明星基金经理依赖 [15] - 头部和中小型基金公司都推行投研团队协作机制,淡化个人标签,投研转向集体智慧驱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