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投档

搜索文档
河南高招普通本科批 下周一开始录取
郑州日报· 2025-07-18 08:45
艺术本科96所高校征集志愿 艺术本科批按程序投档录取后,部分高校招生计划有余额,个别高校有新增计划,昨日 9:00~18:00,96所高校面向高考文化成绩及专业省级统考成绩达到相应艺术专业类别本科批录取控制分 数线,且当前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 2025年河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重头戏"即将正式启幕——根据日程安排,普通本科批将于7月21日 ~25日录取,7月26日征集志愿,特殊类型招生(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同批进行。 7月21日进行正式投档 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调档比例,7月21日,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分数优先,遵 循志愿,一轮投档)进行正式投档。 正式投档录取时,按照考生成绩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 愿顺序检索,一经检索到某志愿符合投档条件且所对应的招生计划尚未满额时,随即投档。投档后,考 生本批次所填报的其他志愿无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志愿,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 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完成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如果考生投档后因故被退档,本批次的 其他志愿将不再被补投,该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7月26日公布征集志 ...
北京市高招录取工作于7月8日至8月1日分批次进行
北京商报· 2025-07-09 14:50
录取原则方面,高校须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 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 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做出解 释。参加本科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学考等级考成绩构成,总成绩 满分为750分。高校将统一高考成绩、学考等级考成绩作为本科录取的基本依据,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档案。 在投档方式方面,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 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同时,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 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 档录取。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 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7月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消息,北京市高招录取工作于7月8日至8月1日分批次进行,考生要关注所报批 次的录取时间安排 ...
今年河南普通高招录取工作正式开启
郑州日报· 2025-07-08 10:10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的结束,7月8日,2025年高校在豫录取大幕正式拉开。高考改革落地首年, 高校是如何录取新生的?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考生接下来应关注哪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知流程】 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高校录取新生工作在省招生考试专项工作组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远程网 上录取。 考生的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考生 参加高校招生及有关考试的诚信记录等内容。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省教育考 试院根据投档规则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各高校在校内采取远程异地方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 审核、预录取、退档等各环节工作。 "学校负责、招办监督" 高校和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录取。 "学校负责"——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 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确定,高校须按照招 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录取,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 ...
海南本科志愿填报今日启动 省考试局解答相关热点问题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07
高招志愿填报安排 - 全省本科普通部分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4日至7日 [1] - 已完成本科提前部分的公安、司法、消防类本科院校面试工作 面试合格名单分批公布 [1] - 军队院校面试、体检工作于7月3日至5日开展 最终合格名单将在省考试局网站公布 [1] - 定向培养军士体检和政治考核由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人民武装部统一组织 [1] 志愿填报内容 - 7月4日8时至7日17时30分填报的志愿包括本科提前部分和本科普通部分 [1] - 本科提前部分涵盖本科艺术类(统招)、本科体育类(含预科和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特殊类型招生 [1] - 本科普通部分包括本科普通类、本科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 [1] 报考限制与资格 - 限制报考原本科B批及高职(专科)学校的考生不能报考其他本科学校 [2] - 仅符合报考本省高职(专科)学校的考生不能报考本科各批次和外省高职(专科)学校 [2] - 已取得专项计划、预科班或民族班等资格的考生可同时填报本科普通批和已取得资格的招生院校专业组志愿 [2] 投档录取模式 -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 [2] - 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 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其填报的志愿顺序 [2] - 当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即被投档 [2] 选考科目与院校专业组 - 今年要求同时选考"物理+化学"的院校专业组计划数较充足 [2] - 选考该科目组合的考生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优选最适合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2] 填报建议 - 考生应登录高校网站及教育部"阳光高考"网阅读招生章程 全面了解拟报考院校及专业的基本情况 [3] - 根据高考体检结论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选报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院校及专业 [3] - 建议考生及早填报 避免临近截止时间因网络堵塞等问题影响提交志愿信息 [3]
省教育考试院解答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疑问
陕西日报· 2025-06-28 08:17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 本科提前批次和本科批次可以同时填报 上一批次未录取不影响下一批次录取 [1] - 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单独设置 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并含调剂表态栏 [1] -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单设院校专业组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同时填报专项计划和普通类志愿 [1] 艺术体育类兼报限制 - 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在提前批次仅能填报对应科类志愿 不能兼报历史类或物理类 [1] - 非提前批次中 艺术类(历史)/体育类(历史)可兼报普通类(历史) 艺术类(物理)/体育类(物理)可兼报普通类(物理) [1]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 需确认自身条件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重点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并慎重处理专业调剂问题 [2] - 考生须核查招生章程中政治面貌/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外语语种等要求 避免与报考专业冲突 [2] 投档模式差异 - 平行志愿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 按成绩排序后依次检索志愿 每名考生仅有一次投档机会 [2] - 顺序志愿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原则 按志愿顺序分轮次投档 未满额计划逐次递补 [3] 院校专业组填报细则 - 允许填报同一高校的多个院校专业组 需参考《2025年普通高校在陕招生计划汇编》 [3] - 禁止重复填报同一院校专业组 系统按填报顺序优先投档至首个符合条件的专业组 [3] - 不服从专业调剂且分数偏低者可能被退档 退档后仅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3]
新华视点|高考志愿新变化:填报志愿注意啥?
新华社· 2025-06-26 22:34
高考志愿填报新变化 - 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实行"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形式,考生自选三门科目参加考试 [2] - 多数省份采取院校专业组报考模式,高校将选科一致的专业或专业类放在同一组内让考生填报 [2] - 院校专业组招生模式对选科要求更精准,不同组别分数线差异较大,调剂范围缩小 [2] -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起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3] 新增专业与新设高校趋势 - 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 [4] - 新增专业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如区域国别学、海洋科学与技术、智能分子工程等 [4] - 浙江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计划较去年分别增加38%、28%、11% [4] - 华东理工大学扩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学科招生规模,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 [4] - 教育部同意设立多所本科学校,如大湾区大学、西藏农牧大学、吉林化工大学等,地域分布广泛 [5] 志愿填报策略与建议 - 考生应关注组内专业,确保所有专业均可接受,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2] - 按"冲稳保"合理分配志愿,避免扎堆热门组导致滑档 [2] - 考生应提前研读高校招生文件和信息,了解招生计划、章程及往年录取信息 [3] - 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提供志愿筛选服务,参考历年录取情况、就业状况等数据 [6] - 填报志愿应遵循"以成绩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原则 [6] - 考生可通过心理测评、专业匹配度分析等进行自我评估与探索 [7] - 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显著扩大 [7] - 高中阶段应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驱力,明确职业目标 [8]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是否服从调剂、选高校还是选专业?|「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9:37
新高考改革进展 - 2025年新高考改革新增四川、河南等8个省份落地 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实施新高考[1] - 新高考普遍采用平行志愿模式 志愿数量从24个到112个不等 大幅提升考生选择性[1] - 平行志愿模式将院校与专业(组)捆绑 提升考生兴趣志向与录取专业契合度[1] 志愿投档模式差异 - 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 考生最多只有一次投档成功机会[2][3] - 顺序志愿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原则 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被称为"拼志愿"[3] - 平行志愿显著降低滑档风险 但未完全消除 考生仍需合理设置"冲稳保"志愿结构[5]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 7省份实施"专业+院校"模式 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青海为96个[6][7] - 21省份实施"院校专业组"模式 北京本科普通批最多填30个志愿 四川45个 云南40个[7] - 河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 本科批设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提前批设64个"专业+院校"志愿[9] 志愿填报策略争议 - 部分专家主张优先选学校 认为本科教育趋向通识教育 学校资源比专业更重要[11][12] - 另有观点建议专业优先 推荐选择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热门专业[12] - 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实施大类招生 全国普通批次理工类仅设5个招生专业类[12] 录取批次调整影响 - 新高考合并本专科录取批次 大量高校聚集在同一批次 增加志愿填报复杂度[13] - 院校专业组模式下需注意专业调剂风险 退档可能导致从本科批降至专科批[8] - 考生需提前熟悉不同省份的志愿模式差异 避免混淆填报逻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