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哀伤障碍

搜索文档
如何面对亲人离世:心理学视角下的疗愈指南
虎嗅· 2025-05-08 16:4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歌行,责编:张嘉仪,编辑:卢思伶,题图来自:《海边的曼 彻斯特》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我将永远困在这潮湿中——是清晨空荡的厨房,是 晚归漆黑的窗。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掀起狂风骤雨。" 延长哀伤障碍,是指因亲近之人离世而引发的一种持续性哀伤反应。 这种反应超出了所在文化背景对哀伤的常规预期,并严重损害个体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第一阶段:否认(Denial) "看到衣架上微皱的衬衫时,大脑会短暂地欺骗自己'他只是去买菜了'。这种自我保护的缓冲机制,正 是哀伤第一阶段在筑起柔软的防御墙。" 否认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如同手术前的麻醉剂,为我们争取接受痛苦的时间。 个体往往通过隔离情感或忙碌行为逃避现实,为心灵筑起一道临时的"缓冲带"。 第二阶段:愤怒(Anger) "当超市货架上的饼干再次刺痛眼睛时,突然将手中的购物篮摔到一边。这种看似失控的暴怒,实则是 哀伤在试图冲破否认的茧房,用疼痛唤醒真实。" 心理学中的"哀伤五阶段"理论告诉我们,这些看似混乱无序的反应,其实是心灵自我修复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向内和解、走向复原的尝试。 一、哀伤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