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大济岷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第一大灌区 如何应对持续扩容带来的挑战
四川日报· 2025-04-27 15:05
都江堰灌区发展现状 - 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2025年将达1164.7万亩,覆盖8市41县(市、区),首次实现向川南经济区供水[1][2] - 灌区以占全省5%的土地贡献25%的粮食产量和48%的GDP,惠及3000万人口[3][4] - 灌区面积历史变化:汉代70万亩→宋代150万亩→清代300万亩→1949年280万亩→上世纪50-70年代600万亩→2021年1130.6万亩→2025年1164.7万亩[1][3][4] 用水供需矛盾 - 2024年都江堰渠首引水105亿立方米,全灌区供水76亿立方米(农业51%/39亿立方米,生活29%/22亿立方米,生态18%/14亿立方米,工业0.9%/6900万立方米)[5][8] - 岷江上游年均来水量从上世纪30年代174亿立方米降至90年代132.6亿立方米,70%水量已被引入灌区[5][6] - 预计2035年灌区年供水缺口达25亿立方米[8] 解决方案 - 节流措施:通过节水改造年增节水能力5.34亿立方米,2023年获"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10] - 开源措施:引大济岷工程2035年计划引水15.39亿立方米,2050年达18.09亿立方米,2024年开工建设[11] - 灌区内水库补充水源(如黑龙滩、鲁班、三岔水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