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绘
icon
搜索文档
唐代龙首修复记
人民日报· 2025-06-07 07:08
考古发现与修复 - 2024年10月28日河北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两个唐代陶质龙首(9号和10号),保存相对完整且存世量极少[4] - 龙首于11月3日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开展多视角三维成像、碎块编号、脱盐等保护工作[4] - 测试显示龙首烧制温度约686°C,胎体含秸秆和碎陶块,10号龙首牙齿部位发现陶工指纹[5] 工艺技术分析 - 颜料分析显示紫黑色含锰、红色含朱砂、绿色含铜、白色含铅,表面大面积含铅证实存在白色彩绘层[5] - 断层扫描显示9号龙首采用上颌-鼻子先塑,再塑造眼睛-额头的分层制作工艺[5] - 眼珠黑色颜料含锰,眼线绿色含铜,眉毛-眼珠结合处红色含汞[5] 修复技术应用 - 基于内蒙古彩陶坡遗址虚拟拼接经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碎块数据[6] - 联合多所高校团队完成数百块碎块人工拼对,10号龙首缺失部分用石膏补配[6] - 修复历时半年,成果为研究唐代建筑构件和雄安历史文脉提供重要实物证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