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困境

搜索文档
博纳影业遭中信系和阿里系联合减持不超过5%股份 套现金额上限合计超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6-30 15:58
股东减持计划 - 中信系及阿里系股东计划减持博纳影业股份合计不超过68,315,264股(占总股本5.0016%),减持金额上限超过3亿元 [1] - 中信系(持股10.34%)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约4097.64万股),阿里系(持股6.22%)计划减持不超过2.0016%股份(约2733.89万股)[2] - 按当前股价4.84元测算,套现总额约3.3亿元 [3] 减持安排 - 减持期为2025年7月21日至10月20日,公告披露15个交易日后启动 [4] -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进行,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3.84元 [5] 减持动因 - 中信系与阿里系均为财务投资者,锁定期满后因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近15亿元)及股价低迷(年内跌幅18.27%)选择套现 [6] - 阿里影业收缩非核心资产,减持符合其现金流优化战略 [7] 公司基本面恶化 - 2022-2024年营收从20.12亿降至14.61亿,亏损从0.72亿扩大至8.67亿 [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暴跌至-9.55亿元,同比下滑超170倍 [8] - 现金流压力加剧,影视行业复苏缓慢(内容供给不足、观影需求疲软)[8] 监管风险与治理缺陷 - 2025年5月新疆证监局对博纳影业及实控人于冬、高管齐志出具警示函,揭露2022-2023年违规占用资金近4.7亿元 [9] - 违规行为削弱投资者信任,加剧股东减持意愿 [10] 市场影响 - 5%减持规模在弱市中属"重压级",可能冲击二级市场流动性,当前股东户数达6.04万(较上期增26.52%)[11] - 阿里系首次减持释放战略看淡信号,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12][13] - 影视行业受内容审查趋严、制作成本高企、流媒体冲击三重压力,2024年全国票房同比下滑9% [13] 行业困境 - 博纳影业面临基本面崩塌、治理失信、行业逆风三重困境 [14] - 若无法推出爆款内容或引入战略资本,可能陷入"股东减持→融资能力下降→经营恶化"的恶性循环 [14] - 影视行业资本退潮从中小公司向头部企业蔓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