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题材拓展
icon
搜索文档
打开微短剧的更多可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52
微短剧行业现状 - 微短剧行业活力十足,累计上线数万部,内容品质持续提升 [1] - 大量微短剧以重生、逆袭为主题,依赖强冲突、多反转叙事,陷入创作同质化 [1] - 行业新手上路者众多,模仿商业成功案例成为低成本选择,导致同质化、审美窄化问题凸显 [3] 微短剧创作特点 - 微短剧体量小、单集时长短,收益与完播率直接相关,促使创作以设置"钩子"为首要目标 [2] - 高频使用画面钩、悬念钩、情绪钩、转折钩等手法刺激观众情绪,但牺牲了艺术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2] - 时空背景常架空,细节未经打磨,导致作品面目模糊、千剧一面 [2] 微短剧商业模式 - 平台利用大数据、AI技术将成功经验标准化,提供数据参考和生产辅助服务 [3] - 批量模仿与市场反馈形成闭环,操作手法被不断细化甚至量化 [3] - 部分微短剧凭借爽感机制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2] 微短剧发展潜力 - 具有"手机剧"属性,被视为继电影、电视剧之后的第三种视听产品形态 [3] - 制作周期短,比传统影视剧更易快速呼应新闻事件与社会热点 [5] - 可取材于历史事件、古典文学及新时代中国发展故事 [5] 行业创新方向 - 需要打破路径依赖,探索模式、类型、题材之外的创作空间 [1][5] - 视听平台应通过分账规则、流量分配等手段支持题材多样化 [5] - 管理部门实施"微短剧+"等计划,加强创作引导以激发创新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