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

搜索文档
看完徽州的粉墙黛瓦,别忘了到这个博物馆看一看|博物馆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08:10
徽州历史博物馆概况 - 博物馆位于新安江畔徽州古城内,建筑风格古朴低调,与古城建筑融为一体[3] - 参观者可结合博物馆文物与古城实地建筑,形成沉浸式文化体验[3] - 徽州历史可追溯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正式定名,历宋元明清四代[3] 科举文化展品 - 元代"初登第""得意回"浮雕石刻生动展现科举场景,包含杜牧诗及"酒魁"旗等细节[2] - 石刻采用写实风格,反映墓主人对家族科举入仕的期望[2] - 徽州历史上共产生约2000名进士,涌现朱熹、程大位、戴震、胡适等文化名人[2] 重点文物分类 早期文物 - 西周公卣(复制品)、春秋青铜鼎与印纹硬陶甗[5] - 汉代陶投壶、六朝青瓷蛙形水盂、唐代十八足辟雍青瓷砚[5] 宋元时期 - 宋代抄手歙砚、三格多嘴褐釉瓷罐、影青釉刻划莲瓣纹瓷碗[5] - 元代卵白釉葫芦形执壶、蓝釉瓷爵杯、青龙/福禄封侯浮雕石刻[6] 明清时期 - 明代金凤钗、青玉描金凤纹组玉佩、矾红彩地砖[6] - 清代梧桐人物图砖雕(5件)、木雕群英会窗栏板、德化窑瓷观音像[6] - 清代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高足碗、孔雀蓝釉凤尾尊、青花竹叶纹茶叶罐[7] 文房用品 - 清代青花山水瓷笔筒、绿釉诗文笔筒、粉彩松鹿纹四方笔筒等11件文房器物[7]
徽风皖韵绕濠江 经典黄梅戏澳门上演
新华社· 2025-05-26 09:01
文化活动 -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之澳门—安徽黄梅戏文化周正在澳门举行,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带来《徽州女人》《徽州往事》两场黄梅戏演出 [1] - 此次演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首次以大规模完整剧目阵容登陆澳门 [1] - 两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吸引包括65岁广州戏迷马兰等观众专程前来观看 [1] 演出内容 - 《徽州女人》是首演至今已有20余年的东方女性经典,以极简戏曲美学呈现徽州女子的坚韧与柔情 [1] - 《徽州往事》以清末徽州为背景,讲述女子舒香的传奇人生,反映时代变迁和人性光辉 [1] - 演出团队还将赴横琴演出经典黄梅戏《女驸马》,并与横琴一中青少年互动 [2] 文化推广 - 澳门中华戏剧家协会——韩再芬澳门黄梅戏名家工作室正式揭牌,将通过培训、交流等活动推动黄梅戏在澳门发展 [1] - 韩再芬表示希望作品成为打开澳门的钥匙,让黄梅戏文化、徽文化为更多观众熟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