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

搜索文档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洞见· 2025-06-27 20:0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及其负面影响,强调成功需要时间积累和持续深耕 [7][8][10] - 通过多个案例说明,真正的成就往往源于长期坚持而非短期投机 [11][24][37] - 提出调整心态和节奏的重要性,认为专注和坚持比追求速成更能带来实质性突破 [21][22][36] 案例分析 申峰案例 - 高校学生急于通过多种商业尝试快速致富,包括宿舍超市、二级市场投资和美妆代购 [12][13][16] - 因缺乏专注和调研,最终在平衡车项目上亏损全部积蓄(具体金额未披露)并导致学业失败 [18][19] - 案例显示分散投资和缺乏专业知识的风险,专家建议应专注单一领域 [19] 康辉案例 - 央视主持人经历13年职业积累才获得《新闻联播》固定主播职位 [25][26][30] - 通过持续拓展能力边界(如参与专题节目制作)和专业知识储备(被称为"活字典")实现职业突破 [29][30] - 案例体现媒体行业专业积累的重要性,短期挫折可能成为长期优势 [28][31] 窦立国案例 - 快递员通过精细化客户服务(如节假日关怀)和超额工作(无偿搬运书籍)建立竞争优势 [40][41][45] - 在行业初期(2008年)坚持深耕,最终获得阿里上市仪式邀请资格 [37][39][49] - 案例展示服务业中差异化服务和长期坚持的价值 [46][48] 行业洞察 - 引用耶克斯"焦虑曲线"理论,指出适度压力提升效率,但过度焦虑会阻碍表现 [19][20] - 提出"远视思维"和"长期主义"概念,认为应将困难视为成长机会而非障碍 [33][34] - 强调各行业(媒体、物流、商业)的成功共性在于持续深耕而非短期速成 [36][50][51]
“能”与“耐”(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6-11 16:18
核心观点 - 真正的能耐需要"能"与"耐"的辩证统一,既有向外突破的锐气,又有向内沉淀的韧性 [1] - 中国古代匠人和现代科学家通过长期专注和反复论证,成就了稀世珍宝和国之重器 [2] - 当下存在有能无耐或能强耐弱的现象,表现为追求短期功利、缺乏恒心和韧性 [3] - 成长和成功需要锐意进取和持之以恒的结合 [4] 行业现象 - 部分企业一味追求利润,只图赚快钱、快赚钱,不愿艰苦创业创新,甚至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3] - 部分学者坐不住冷板凳,不愿做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喜欢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甚至学术造假 [3] 历史案例 - 中国古代匠人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手工雕刻细纹蜡模需耗费数月 [2] - 清代玉雕"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重万斤,工匠轮班雕刻数年完成 [2] - 当代"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从构想到建成历时22年,科学家反复论证方案 [2] 反面案例 - 明代徐渭才华横溢但因屡试不第、命途多舛而精神崩溃,最后疯癫自残 [3] - 弗莱希曼和庞斯急于发表未充分验证的冷核聚变研究成果,最终被认定为"科学乌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