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搜索文档
科威特王室珍藏展重磅来袭
经济观察报· 2025-11-16 09:25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科威特王室珍藏展” [1][2] - 展览将于2025年12月10日开幕,持续至2026年3月8日 [2] - 展览地点位于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2] 展品内容与来源 - 展品来源于科威特萨巴赫王室的顶级珍藏 [1] - 展品包括石刻雕塑、青铜器、来通杯等众多稀世珍品 [1] - 艺术瑰宝历史跨度数千年,涵盖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希腊化时期直至萨珊王朝 [1] - 展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见证 [1]
河洛小镇 让千年文脉“活”在当下
河南日报· 2025-10-15 07:01
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承模式 - 唐三彩烧制技艺在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传承并发扬,该村获得三彩小镇美誉[3] - 伊川县葛寨乡烟云涧村使用传统失蜡法铸造仿古青铜器,是闻名全国的青铜小镇[3] - 河洛文化发轫于寻常百姓家,传承于田间地头,特色小镇如文化细胞构成河洛文化恢宏图卷[3] 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创新 - 唐三彩技艺不仅有遵循古法九十九道工序的复原之作,也为适应现代审美开发文创小品[4] - 洛阳市自10月1日起实施保护与发展三彩技艺的地方法规,推动三彩工艺更好地活化[4] - 年轻青铜匠人继承失蜡法等传统技艺,并引入3D扫描与打印技术提高制模精度和纹饰创新可能性[4] 文化产业融合与升级 - 汝阳县三屯镇东堡村千亩旱稻田通过彩色稻种绘制巨幅稻田画,形成富有层次的景观农业[3][6] - 衍生出稻米文化体验馆、农耕研学基地、生态民宿、稻田音乐节等新业态,实现产业深度融合[6] - 运营模式从卖稻米转变为卖风景和体验,品牌生态米和农趣体验使收益比单纯卖大米原料翻了好几番[6] 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 - 唐三彩魅力融入村民日常,路边陶坯、院内釉料和窑火气息构成独特文化微环境[3] - 河洛文化生生不息的最深层动力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特色小镇崛起证明文化是庞大有机生命体[6] - 特色小镇呈现河洛文化多样性和生命力,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是宝贵精神财富[7]
甲骨文,联结世界——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交流活动侧记
河南日报· 2025-09-16 07:37
活动概况 - 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交流活动于9月13日在殷墟博物馆举行 [1] - 活动以“文字联通世界”为主题,共有20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 [1] - 活动旨在共同体会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对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1] 核心观点与意义 - 殷墟甲骨文是读懂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读懂中华文明是读懂当代中国的关键所在 [1] - 文化遗产中蕴藏着解决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如包容、共生与创新 [2] - 文明的延续性印证了人类对文明对话、共同进步的追求从未停歇 [2] - 应让老传统融入新场景,文明才能释放出持续的发展动能 [2] - 文明的力量在于互学互鉴,下一步应将文化精华与世界交流合作,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其他文化养分 [3] 国际嘉宾评价 - 非盟经社文理事会主席路易斯·西索科表示,河南深厚的历史记忆提醒人们,贸易路线与学术交流早已将人类社会紧密相连 [2] - 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盛赞甲骨文的划时代意义,认为3000多年前的智慧依然鲜活 [2] - 非洲眼科网络基金会创始人伯纳德·阿格博对安阳的历史文化传承深感震撼,认为长达3000多年的传承值得非洲借鉴 [2] - 南非跨文明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谭哲理钦佩殷墟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展示历史的方式 [2] - 印度尼西亚中医协会主席洪维浩以“印尼刮痧”为例,证明了中国文明与印尼人民的深远联系 [3] - 摩洛哥—中国文化和经济促进会会长哈立德·埃尔·法塔乌伊希望非洲的博物馆能学习殷墟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展示传统文化 [4] - 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防范总裁李福麒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后激动表示,通过安阳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最古老的历史 [4] 活动亮点与创新展示 - 在主题展示环节,甲骨文、青铜器等安阳元素在AI的创作下栩栩如生,揭示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未来融合之道 [3] - 活动亮点包括由志愿者扮演的“周文王”联合留学生共同演绎的《周易》与四大全球倡议的巧妙联结 [3] - 安阳将以此为契机,与国际民间社会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务实交流合作,让甲骨文成为联结世界的文化符号 [5]
喜欢青铜器,必去这个博物馆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10:57
博物馆行业 - 山西青铜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 展出青铜器物多达2200余件 跨越整个青铜时代[1] - 重要藏品包括龙形觥 晋公盘 义尊等精美青铜器 展柜打光考究便于欣赏造型及纹饰[1] 青铜器展品 - 晋公盘为春秋时期晋文公嫁妆 内部铭刻183字铭文 盘中圆雕动物形象可360度旋转[2] - 敄父方觚为西周饮酒器 器型瘦长优雅 开口圆形底座方形 器身装饰云雷纹 凤鸟纹 兽面纹和蕉叶纹[2] - 展品涵盖商代至汉代 包括商代翼方彝 兽面纹簋 天鼋犬觥 西周凤鸟纹提梁卣 兔尊 战国错红铜圆壶 汉代雀鸟熏炉等[3][4]
“观察山脉走向,用探针与洛阳铲缩小目标”,男子看小说学盗墓,挖走20余件青铜器国宝!特大盗墓案细节曝光
新浪财经· 2025-08-26 17:35
盗墓案件概述 - 湖北省枣阳市郭家庙墓群发生盗墓案 20件珍贵青铜器被盗 [2][3] - 主犯余某于2024年落网 案件细节被逐一揭露 [2][32] 被盗文物价值 - 被盗文物包括20件春秋时期青铜器 其中9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1件二级文物 9件三级文物 1件普通文物 [10] - 9件带铭文青铜器均被评定为一级文物 铭文内容涉及古代邦国关系和重大历史事件 [28][30] - 包括国家一级文物曾伯桼青铜器 补充了史料空白 [8] 文物历史价值 - 簋的数量是判断墓主人爵位依据 被盗文物含4件簋 初步推断为士大夫一级贵族墓葬 [4] - 墓主人身份和爵位需通过后续发掘文物进一步确认 [6] - 郭家庙墓群曾于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 出土文物对研究曾国历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3] 警方侦查过程 - 警方接到举报后伪装成"实力买家"接近嫌疑人 使用豪车和高级宾馆伪装身份 [17][19] - 安排民警扮演大老板"金总"并邀请文物鉴定专家同行 以专业术语获取信任并确认文物真伪 [20] - 双方约定以400万元价格交易20件文物 地点定在枣阳市废弃粮站 [22] 抓捕行动 - 襄阳警方调集几十名警力进行布控 在高速路口设置拦截点 [25] - 交易现场抓获李某等两人 主犯余某驾驶白色轿车逃脱但最终归案 [27][32] - 广东江门警方协助抓获另一名盗墓者陈某 [32] 犯罪动机与手法 - 主犯余某因沉迷盗墓小说产生亲身体验念头 通过手机推送考古新闻锁定郭家庙墓群 [34][37][39] - 使用探针与洛阳铲探测 经过半个月摸索圈定墓穴位置 挖出两米深盗洞 [43][45] - 盗掘过程持续两晚 三人共同作案 [48] 犯罪历史 - 余某并非首次作案 曾在郭家庙墓群盗掘另一古墓 获取3件文物包括青铜戈和玉佩 [52] - 青铜戈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两件玉佩为三级文物 [52] 判决结果 - 陈某等二人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10年3个月至10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及赔偿7万余元考古发掘费用 [55] - 李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3年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5] - 涉案人员分别因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批准逮捕 [54]
对二里头遗址青铜冶铸生产的新认知(考古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8-09 05:41
二里头文化青铜冶铸产业特征 - 二里头遗址青铜冶铸作坊规模宏大,核心区域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从二期至四期持续集中生产青铜器[1] - 青铜冶铸生产呈现早期冶金技术从发端迈向成熟规范的发展特点,四期形成铜锡铅合金为主的礼器传统和复合陶范铸造技术[1] - 遗址存在"硫化铜矿冶炼—粗铜精炼—青铜合金化"全流程工艺,发现硫化矿冶炼渣、冰铜等关键冶铸遗物[2] 青铜产业分工与技术发展路径 - 商代已形成冶炼与铸造分工格局,但二里头遗址冶铜与铸造遗物共存,显示产业分工形成过程[3] - 硫化铜矿冶炼遗物发现推翻学界"早期优先利用氧化铜矿"假设,证实中国较早掌握硫化矿冶炼技术[3] - 陶范铸造技术、合金技术及生产规模呈现进步性连续发展,为三代青铜礼器制度奠定基础[5] 矿料来源与资源调配体系 - 使用三处矿料来源:中条山铜料、中国北方铜铅料、郑州商城同款高放射性成因铅料[4] - 二里头文化四期华北地区矿料使用激增,但中条山铜料持续利用至二里岗时期[4] - 晋南地区金属资源长期支撑王都生产,体现跨区域资源调配能力[5] 产业历史地位与社会功能 - 青铜冶铸技术传统与组织管理共同构建"礼乐中国"物质基石[5] - 青铜器生产规模在四期大幅上升,反映王权对资源的远程控制能力[4] - 青铜礼器成为早期国家通过礼制凝聚文明共识的重要载体[6]
激活文商旅体融合新动能 “殷墟瑰宝”特展在成都双流区启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5:35
特展活动概况 - 8月5日“殷墟瑰宝——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文物特展在成都双流区广都博物馆开幕,展出百件殷商珍贵文物,旨在促进中原与古蜀文明对话[1] - 特展为成都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吸引众多游客并激发区域文旅活力[1] - 特展最受期待的展品为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的1:1复制件,该复制件制作于上世纪70年代,此后为保护文物未再制作同等精致复制件[1] 配套活动与内容 - 安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在广都博物馆举行《三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蜀》主题讲座,探讨殷商与古蜀文明的碰撞[1] - 空港科创集团以特展为契机,在瞿上田园启动“秋季文旅融合消费季”,计划开展4场主题公益讲座[1] - 活动包括打造开学第一课、“我和‘殷墟瑰宝’有个约会”系列主题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田野间溯源文明[1] - 开展“广都市集”,推出青铜器、甲骨文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丰富游客观展体验[1] - 策划古蜀丰收节、国庆露营节等主题活动,展现瞿上独有的大地农业景观[1] 全年活动战略与品牌打造 - 空港科创集团围绕打造“瞿上田园+广都博物馆”特色文博旅游名片,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策划全年活动,目前已举办特色活动150余场[2] - 公司计划通过举办春光赏花季、盛夏文博季、金秋消费季、冬日民俗季四季特色活动,打造瞿上演牌、农耕研学、主题摄影三大品牌[2] - 战略目标是构建集“展、学、游、购”于一体的农商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打造沉浸式融合消费场景及研学基地[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活动深化对古蜀文明与本土文化的溯源与价值挖掘,持续提升广都博物馆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 - 此举是“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创新实践,旨在为空港双流注入崭新活力,擦亮其独特的城市文旅名片[2] - 通过丰富内容和体验,吸引游客现场体验,提升园区综合吸引力,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与文化双丰收[2]
从青铜器到元宇宙 华裔青少年体验北京古今交融之美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6:43
活动行程 - 2025年华裔青少年音乐夏令营于8月3日开启北京之旅 活动行程包括在故宫领略古建筑智慧 在大运河博物馆与殷商文明对话 在城市图书馆感受科技力量 [1] - 营员们细心聆听讲解员对故宫建筑的介绍 观察太和殿檐角的神兽 并对故宫建筑之精美赞叹不绝 [1] - 营员们前往北京艺术中心感受古今文化魅力的碰撞 随后进入北京城市图书馆体验科技应用 [1] - 营员们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观摩“看·见殷商”展的青铜器 开启一场穿越三千年的文明探索之旅 [1] 科技应用体验 - 营员们在北京城市图书馆被以银杏树为造型设计的森林书苑所吸引 阅览室的台灯具有记忆功能 可为读者直接调整到上一次使用的角度和亮度 [1] - 在元宇宙体验馆内 营员体验与虚拟人物对话 例如与虚拟人物鲁迅先生聊《洛神赋》 [1] - 营员对立体书库的自动分拣配送和通过紫外线消毒的功能表示赞叹 [1] 文化互动与反馈 - 在大运河博物馆内 讲解员与华裔青少年们互动 讲述气候与文化的深层联系 例如将美国与《飘》意大利与浪漫主义歌剧相联系 [2] - 一位13岁的德国女生表示在博物馆亲眼看到殷商文化文物内心很激动 并对造型大气的青铜斝印象深刻 感受到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思维和精湛工艺水平 [2] - 营员感叹北京这座古城既承载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 又焕发现代科技的创新活力 这种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 [2]
米诺斯文明何以魅力长存(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9:10
米诺斯文明的技术创新 - 米诺斯人是青铜时代的技术先驱 早在5000年前就掌握了冶金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凿、斧、钻、锯、剑、矛等产品制造 [1] - 展览展示了高质量青铜器和双面石模具 证明其铸造工艺已达到高峰 [1] - 古希腊先民将先进技术视为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不断追求工艺精进与应用突破 [1] 米诺斯文明的海洋贸易与经济网络 - 米诺斯人构建了发达的海洋贸易网络 进口金属、宝石等原材料 出口陶器和黄金珠宝首饰等 [2] - 深度融入东地中海经济圈 为日后古希腊大规模海外拓展和商业繁荣提供了源动力 [2] - 展现出面向海洋的开拓勇气和构建商业网络的智慧 对资源流动有深刻理解 [2] 米诺斯文明的跨文化交流与创新 - 米诺斯文明与其他文明互动交流 彩陶、首饰、石器、印章等体现了地中海文明乃至远方其他文明的印记 [2] - 卡马雷斯风格陶器薄如蛋壳 源于巴比伦的造粒技术让黄金饰品更加精致 [2] - 克里特工匠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元素 融入本土实践 催生出灿烂成果 [2] 米诺斯文明的艺术成就与人文精神 - 米诺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达到高峰 善于刻画人体矫健形态 流露出对生命力与形体美的崇敬 [3] - 对美的自觉追求和将艺术融入生活 为后世希腊古典艺术的辉煌奠定基石 [3] - 文明的昌盛不仅在于物质和技术发达 更在于精神和审美的高度 [3] 米诺斯文明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 米诺斯文明的核心基因植入随后兴起的古希腊文明 绽放出理性与艺术之光 [5] - 展览深度挖掘文物蕴含的当代价值 展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5] - 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突破跨文化障碍 [5]
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赴澳大利亚参展
环球网· 2025-06-30 14:22
运输任务概述 - 公司承担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从西安经香港运往澳大利亚珀斯的国际运输任务 [1] - 运输任务为《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主题展览服务 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 联合多家机构打造 [1] - 运输过程全程闭路电视监控 由专业团队严格把控 [1] 运输方案细节 - 公司基于"特殊货物运送"和"贵重物品运送"两个专业方案 为文物量身定制专属运送方案 [1] - 方案涵盖存放 运送 交付全环节 确保安全完成 [1] - 文物从西安先运至郑州 再经香港枢纽转运至珀斯 [2] - 全程使用GPS追踪系统实时监控西安至郑州段运输 [2] 装载与安全保障 - 根据客户装载图纸制定专属集装方案 所有文物通过安全防护网及绑带固定 [3] - 专业装载人员现场指导 团队同步监管 确保起飞降落时影响最小化 [3] - 地面运输全程实时监控 [3] 展览与文物价值 - 近半数参展文物首次离开中国展出 大部分为澳大利亚首次亮相 [3] -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2日 展品包括兵马俑 古代兵器 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3] - 展览结束后公司将于2026年将文物运返西安 [3] 公司能力与价值体现 - 任务展现公司在特殊货物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 - 彰显"专业成就可能"的核心价值 [2] - 涉及香港 内地 澳大利亚三地团队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