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别差异
icon
搜索文档
雄性“越胜越勇”,雌性“波澜不惊”,胡海岚团队解析“胜者效应”的性别差异
生物世界· 2025-10-17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胜者效应”存在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雌性小鼠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中的小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兴奋性更高,导致其“胜者效应”弱于雄性小鼠 [3] “胜者效应”的性别差异现象 - “胜者效应”指一次胜利会增加后续获胜概率的心理现象,在体育比赛、商业竞争等领域均有体现 [2] - 以往研究表明,“胜者效应”在雄性中表现更为明显,例如男性运动员获胜后后续比赛胜率显著提升,而女性运动员未表现出同样规律 [2] 研究模型与行为学发现 - 研究团队通过“钻管实验”证实雌性小鼠能形成稳定社会等级,但其形成过程与雄性小鼠存在明显差异 [5] - 通过“温暖角落竞争”实验验证,在钻管实验中社会等级高的雌性小鼠能占据温暖角落更长时间 [5] - 雌性小鼠需更多时间确立稳定社会等级,其等级关系稳定性低于雄性,且不表现明显攻击行为,而是通过推挤、抵抗和撤退等行为确立等级 [10] 大脑关键调控脑区机制 - 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是调控社会等级的关键脑区,在雌雄小鼠中均发挥“胜负开关”的双向调控作用 [6][7][8] - 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激活雌鼠dmPFC神经元,劣势个体能立即逆转局势战胜优势对手,抑制该脑区活动则优势个体迅速失去地位 [7] 性别差异的神经基础 - 性别差异由dmPFC中的小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兴奋程度差异导致,雌性小鼠PV-IN更活跃,导致较弱“胜者效应” [3][11] - PV-IN作为抑制性神经元像“刹车”控制神经网络兴奋性,雌鼠中该“刹车”更敏感,导致从丘脑到前额叶皮层的信号传递效率较低 [11] - 关键发现是雌鼠中缝背侧丘脑-背内侧前额叶皮层通路的长时程增强明显弱于雄鼠,意味着胜利经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记较为短暂 [11] - 实验证实PV-IN的核心作用:提高雄鼠PV-IN兴奋性后其“胜者效应”显著减弱,抑制雌鼠PV-IN兴奋性后其“胜者效应”得到增强 [12][14] 进化意义与应用前景 - 雌性演化出较弱“胜者效应”具有进化意义,可能利于平衡竞争与合作关系,减少能量消耗、避免冲突风险、维持灵活社会关系及促进群体内合作 [16] - 这种神经机制差异反映了雄性和雌性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适应性演化 [17] - 理解这些机制未来或有助于帮助因社会竞争压力产生心理困扰的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17]
Nature:为何男性和吸烟者更易患膀胱癌?
生物世界· 2025-10-12 11:3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男性患多种癌症的风险高于女性。其中,男性 膀胱癌 的患病风险是女性的 4 倍,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吸烟 是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由 于肿瘤的发生是由体细胞突变驱动的,那么,正常膀胱中克隆景观是否因 性别 和 吸烟史 而异? 2025 年 10 月 8 日, 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Sex and smoking bias in the selec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uman bladder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揭示了 性别 (男性) 和 吸烟 这两个关键的 膀胱癌 风险因素,并非仅仅是在癌症形成后起作用,而是早在癌前许多年,就已经在 正常膀胱组织 (尿 路上皮) 中"偏袒性"地筛选和富集那些携带特定致癌突变的细胞克隆 。 这直接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为何男性膀胱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男性的正常膀胱组织中 潜伏的"癌前"克隆更多、更强大 。这项研究也为 膀胱癌的预防和早期检测工具开发铺平了道路。 2、吸烟与衰老的明确影响 :该研究发现了 TE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