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腺功能障碍或减退
icon
搜索文档
肥胖全因贪吃?一文速查这些疾病引发的发胖你了解多少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6 15:11
肥胖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中国已成为全球超重与肥胖患病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主要由于劳动形态从体力主导型转向脑力密集型[3] - 肥胖会系统性破坏人体代谢机能,使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显著增高,并可能缩短人均寿命6至14年[4] - 我国成年人健康BMI标准为18.5-23.9 kg/m²,超过28 kg/m²即可诊断为肥胖(国际标准为≥30 kg/m²)[4][5] 肥胖的分类机制 - 按发病机制分为先天遗传性与后天获得性肥胖,按脂肪分布分为中心型与外周型肥胖[5] - 现代分类更注重临床实用性,包括代谢健康型/异常型肥胖、BMI分级及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5] - 继发性肥胖可能由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或遗传综合征等数十种病理因素引起[5][17] 内分泌相关肥胖类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典型症状包括体重莫名增加、怕冷、疲劳感及记忆力下降,症状呈渐进性易被误认为亚健康[6] 库欣综合征 - 70%-80%病例为ACTH依赖型,由垂体腺瘤或异位ACTH分泌肿瘤导致[9] - 特征性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发生率79%-97%),呈现满月脸、水牛背伴四肢纤细的典型体征[10] 多囊卵巢综合征 - 我国PCOS患者合并高雄激素血症比例达85%,易引发内脏脂肪蓄积和胰岛素抵抗[11] - 形成"高雄激素→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进一步肥胖"的恶性循环通路[11] 生长激素缺乏症 - 儿童期发病多与垂体发育异常相关,成人病例多由获得性垂体损伤导致[16] 遗传性肥胖 - 占肥胖人群不足5%,主要涉及瘦素-黑皮质素通路基因突变,婴幼儿期即表现显著肥胖[12][14] - 包括PWS(15q11.2缺失)、MC4R/LEPR/POMC突变等数十种单基因遗传病,常伴智力障碍或多器官畸形[13] - 基因检测指征:5岁前肥胖、家族体重差异悬殊伴进食障碍或合并生长发育异常[14][15] 其他致胖因素 药物性因素 - 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及糖皮质激素最易引发体重增加[17] 心理因素 -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暴饮暴食、久坐不动等行为模式显著提升肥胖风险[18] 性腺功能障碍 - 40%-60%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伴嗅觉障碍,常合并肾脏发育异常等先天畸形[19] 肥胖的医学认知 - 肥胖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致病因素涵盖生活习惯、环境、心理及内分泌等多维度[20] - 准确识别个体化致胖原因对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和预防并发症具有决定性意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