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新业态

搜索文档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7:53
行业需求与市场背景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 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存在托育需求[2] - 双职工家庭普遍存在婴幼儿照料难题 家中老人无法提供帮助且专职带娃影响家庭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1] - 家长普遍期盼价格实惠、就近入托、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2] 人才供给现状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2] - 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与家庭养育指导的系统知识和实操技能[2] - 行业整体薪资偏低 人才流失率较高 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问题[2] 政策支持与专业建设 - 教育部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首次纳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1] - 山东女子学院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院校 2024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1]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职业教育目录增设托育相关专业[2] 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 人才培养以会照护、精评估、能指导、懂管理、可发展为核心目标[6] - 核心课程涵盖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保育学、营养喂养、疾病预防与急救等[6] - 专业涉及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5]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从事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早教中心等机构保育教育及经营管理工作[7]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提升且收入水平稳步增长[7] - 可覆盖从基础照护到行业标准制定的全产业链需求 包括社区嵌入式机构等新兴业态[7] 从业人员特质要求 - 需具备发自内心对婴幼儿的喜爱 否则难以在行业持久发展[8] - 要求性格温柔且有足够耐心 能理解婴幼儿弱表达能力与高重复性行为[8] - 需具备观察回应个体差异的能力 提供个性化照护支持而非依赖天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