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176.6亿元,传统行业疲软与新兴领域高增共塑行业新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36
行业概述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电子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灵活编程及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特点,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大脑" [2] - PLC按I/O点数分类可分为小型PLC、中型PLC和大型PLC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PLC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始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引进应用期(20世纪90年代)、国产化发展期(21世纪初至2010年代初期)、深度自主化期(2010年代中后期至今) [4][5][6] - 初始发展期以引进国外生产线和成套设备为主,国产PLC技术萌芽 [4] - 引进应用期外资品牌占据99%市场份额,形成"大型PLC以欧美为主、小型PLC以日系为主"的格局 [4] - 国产化发展期部分企业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打破外资垄断,但国产PLC以小型产品为主,缺乏核心技术 [5] - 深度自主化期国内企业攻克PLC关键核心技术,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研制自主安全产品,在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6] 行业产业链 - PLC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PCB板等,其中芯片是PLC的核心部件 [8] - 产业链中游为PLC生产制造环节 [9]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力、冶金、化工、石油、机械、交通、汽车、电子制造等多个行业 [9]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PLC行业市场规模为176.6亿元,同比增长14.45% [11] - 2024年PLC市场呈现"传统行业疲软、新兴领域高增"的分化态势,新能源、锂电、水处理等领域需求逆势上升,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长带动PLC在变流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11] - OEM市场中纺织、包装等传统行业需求低迷,但半导体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行业保持增长 [11] - 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厂商在中低端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PLC行业呈现外资主导、国产崛起、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15] - 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高端市场形成垄断 [15] - 汇川技术、中控技术、信捷电气等国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在小型PLC市场表现突出,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15] - 汇川技术2024年营业收入为370.41亿元,同比增长21.77%,研发投入金额为31.47亿元,同比增长19.93% [16] - 中控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07亿元,同比下降7.55%,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7.42%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PLC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由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求驱动 [20]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政策推动是核心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7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20] - PLC技术将向智能化、开放化、集成化方向加速革新,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增强边缘计算能力,兼容主流协议,提升硬件模块化与可扩展性 [21][22] - PLC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