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搜索文档
Rockwell Automation (NYSE:ROK)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2 00:32
Rockwell Automation (NYSE:ROK) FY Conference September 11, 2025 11: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Chris Snyder - Executive DirectorBlake Moret - Chairman, CEO & DirectorBob Buttermore - SVP & 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Chris SnyderAll right. Thank you, everybody. I'm Chris Snyder, a U.S. multi-industry analyst at Morgan Stanley. Super excited to be up here with Rockwell Automation. We have CEO and Chairman Blake Moret and Bob Buttermore, 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 Before we get into the Q&A, Blake's going to ...
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启动
快讯· 2025-07-02 19:07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 [3] - 着眼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趋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 [3] - 突出重点管理、做优服务模式,以推动重点企业、重要系统、关键产品防护能力升级为核心 [3] 工作目标 - 建立完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防护重点企业清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4] - 面向不少于800家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贯标达标试点,更新不少于100个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定级备案 [4] - 推动各地方宣贯工作覆盖属地不少于20%的规上工业企业 [4] 重点任务 突出重点管理,提高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 梳理建立防护重点企业清单,以在属地营业收入排名前5%的规上工业企业为参考 [5] - 面向不少于10个省(区、市)开展贯标达标试点,推动试点企业完成"五步走"工作 [6] - 组织6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试点,分类分级落实相适应的防护要求 [6] - 督促属地有关企业及时更新车联网平台定级结果和备案信息 [7] 聚焦关键环节,增强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安全能力 - 深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评估,研究制定评估实施指南 [8] - 发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安全技术等国家标准,加快推进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业控制产品网络安全标准研制 [8] - 探索开展网络安全检测认证,推动形成检测产品名录 [8] 创新赋能模式,优化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服务 - 支持专业机构开展重要工业控制系统识别以及网络安全现场诊断、风险监测、漏洞修复、通报处置等服务 [9] - 加强典型案例、优质产品、解决方案等推广应用,壮大属地支撑服务力量 [9] - 开展网络安全保险典型服务方案遴选,滚动更新典型服务方案目录 [9] - 组织开展全国性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政策宣贯,地方主管部门开展不少于1场省级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专题宣贯活动 [10] 时间安排 - 启动阶段(6月):地方主管部门制定属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11] - 推进阶段(7—10月):地方主管部门逐项落实工作目标要求 [11] - 总结阶段(11月):地方主管部门形成专项行动总结报告 [11] 工作要求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专项行动实施,地方主管部门将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纳入属地重点任务和有关规划 [12] -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要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机制 [13] - 加强工作举措、经验成效和创新做法的总结梳理,持续遴选典型案例和成效突出地区 [13]
常熟政企共建实训中心贯通产教“最后一公里”——近2000名学员“毕业即上岗”
新华日报· 2025-06-06 07:37
就业市场结构性难题 - 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导致就业市场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 [1] - 常熟市通过政企共建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破解结构性矛盾 今年以来近2000名学员实现"毕业即上岗"且多数入职长三角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 [1] 实训中心运营模式 - 中心配备8个培训基地和180余台套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化设备 采用"社会招生+校企合作"双轨模式 [1] - 投入4000万元购置工业基础/工业视觉/工业机器人等设备 30多名师资均来自生产一线 同步承接企业服务项目达7000万元 [3] - 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国企入股+免3年租金+学员补贴 政企联合工作组对接160家制造业领军企业需求 [3] 企业培训成效 - 华兴欧立通2023年已有200名技术员完成实训 实训中心可快速匹配企业需求点和时间点 实现"到岗即用" [2] - 电气自动化培训班学员两周即掌握PLC编程 二期班学员结业后全部入职苏州/常熟智能装备企业 [1] - 四川泸州技师学院毕业生通过两周"订单班"培训 从零实操基础成长为产线熟练工 [1] 政企合作机制 - 由教投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和富纳艾尔科技三方投资8000万元于2023年组建实训中心 [2] - 已与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等160家企业和400所高校合作 两年累计培养5000多名高技能人才 [3] - 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现场高度同步 实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企业用工"闭环 [3]
研判2025!中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176.6亿元,传统行业疲软与新兴领域高增共塑行业新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36
行业概述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电子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灵活编程及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特点,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大脑" [2] - PLC按I/O点数分类可分为小型PLC、中型PLC和大型PLC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PLC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始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引进应用期(20世纪90年代)、国产化发展期(21世纪初至2010年代初期)、深度自主化期(2010年代中后期至今) [4][5][6] - 初始发展期以引进国外生产线和成套设备为主,国产PLC技术萌芽 [4] - 引进应用期外资品牌占据99%市场份额,形成"大型PLC以欧美为主、小型PLC以日系为主"的格局 [4] - 国产化发展期部分企业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打破外资垄断,但国产PLC以小型产品为主,缺乏核心技术 [5] - 深度自主化期国内企业攻克PLC关键核心技术,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研制自主安全产品,在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6] 行业产业链 - PLC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PCB板等,其中芯片是PLC的核心部件 [8] - 产业链中游为PLC生产制造环节 [9]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力、冶金、化工、石油、机械、交通、汽车、电子制造等多个行业 [9]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PLC行业市场规模为176.6亿元,同比增长14.45% [11] - 2024年PLC市场呈现"传统行业疲软、新兴领域高增"的分化态势,新能源、锂电、水处理等领域需求逆势上升,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长带动PLC在变流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11] - OEM市场中纺织、包装等传统行业需求低迷,但半导体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行业保持增长 [11] - 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厂商在中低端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PLC行业呈现外资主导、国产崛起、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15] - 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高端市场形成垄断 [15] - 汇川技术、中控技术、信捷电气等国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在小型PLC市场表现突出,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15] - 汇川技术2024年营业收入为370.41亿元,同比增长21.77%,研发投入金额为31.47亿元,同比增长19.93% [16] - 中控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07亿元,同比下降7.55%,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7.42%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PLC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由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求驱动 [20]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政策推动是核心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7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20] - PLC技术将向智能化、开放化、集成化方向加速革新,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增强边缘计算能力,兼容主流协议,提升硬件模块化与可扩展性 [21][22] - PLC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23]
科远智慧(002380) - 2025年6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7:56
公司基本情况 - 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供应商,设有自动化&智能化 BG 和产业数字化 BG 两大业务板块,服务能源电力等多个下游行业 [2] - 自动化&智能化 BG 产品包括 DCS、PLC 等;产业数字化 BG 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实时数据库等 [3] - 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品线,开发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平台,致力于实现云边端架构的 AI 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在多个工业生产场景应用落地 [5] 公司经营战略 - 专注工业自动化等业务,抓住产业数字化等机遇,加强自主可控工业控制系统等开发,打造“三大平台”,拓展新应用场景 [5] 业务布局与增长逻辑 - 业务布局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覆盖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 [6] - 增长逻辑核心是政策驱动的国产替代浪潮,后续多行业国产化接棒替代,工业 AI 业务解决电厂人力痛点,叠加模块化降本与出海形成持续增长引擎 [6] AI 业务商业化策略 - 聚焦解决工业场景刚需痛点,通过软硬件结合闭环变现,主打“工业智能体”软件平台 [7] - 初期以五大电力集团等科技项目试点切入,规模化后从试点转向标配,将定制化开发固化为标准化软件包降本,后续迭代维持粘性,向其他行业复制 [7] 机器人业务布局 - 聚焦工业场景,布局特种机器人领域,与通用机器人厂商形成差异化 [8] - 自 2013 年涉足机器人研发,2024 年推出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平台,定位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卖铲子”模式服务,专注现有客户与场景深化,通过模块化设计降成本、提升毛利 [8]
今年首单!这家未盈利企业获受理,后续怎么走?
券商中国· 2025-03-30 10:15
今年首单未盈利IPO企业 - 昂瑞微成为今年首单获得交易所受理的未盈利IPO企业,计划在科创板上市,预计募集资金20.67亿元,由中信建投保荐 [3] - 昂瑞微从事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核心产品线包括5G/4G/3G/2G全系列射频前端芯片和物联网射频SoC芯片 [3]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3亿元、16.95亿元、21.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亿元、-3.01亿元、-1.10亿元,亏损逐年缩窄 [3] - 最近一次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是2024年11月的西安奕材,20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4.16亿元、-6.9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为-6.06亿元 [3] 监管政策动态 - 证监会多次表态鼓励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呼吁市场理性看待科技企业成长风险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健全科技企业支持机制,聚焦新质生产力方向,用好"绿色通道"和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 [4] - 证监会党委会议强调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5] - 多家券商投行建议监管增强对未盈利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包容性,允许具备高成长性或"卡脖子"技术的企业上市 [4] 一季度IPO市场概况 - 截至3月29日,今年一季度IPO市场共有7单项目获得受理,其中北交所4单,上交所2单(科创板),深交所1单(主板) [1][6] - 受理项目中包括新质生产力企业如昂瑞微和傲拓科技,主板项目体现蓝筹特征如华润新能源2023年扣非净利润82.29亿元 [6] - 当前IPO在审企业共154家,其中北交所85家,上交所43家,深交所26家 [6] - 已过会待提交注册项目27家(深交所20家),提交注册等待结果项目12家 [7] - 今年以来共有45家IPO企业撤回材料,其中北交所17家,上交所10家,深交所18家 [7]
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登场”
互联网金融· 2025-03-12 18:07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中国证监会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1] - 监管近期频繁发声,明确支持高研发投入、高风险但具有巨大潜力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1] -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至关重要[1] 傲拓科技IPO情况 - 傲拓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中大型PLC为核心产品,应用于水利水电、石油石化、船舶、轨道交通、国防等领域[2] - 拟募集资金7.79亿元,投向产研一体化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2] - 2021年至2024年9月末营业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1.56亿元[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0.55万元、3504.17万元、6867.50万元、4878.32万元[2] - 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2]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2025年傲拓科技IPO为沪深市场首单受理项目,2024年全年仅受理11单[3] - 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采用第五套标准的未盈利企业IPO审核实质性暂停[3] - 科创板585家上市公司中,54家在IPO时尚未盈利[6] - 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累计获批9款Ⅰ类新药,45项研发管线进入上市申请或注册临床阶段[6] - 20家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增长54.25%,三分之一已实现盈利[6] - 20家公司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3%,持续高于A股其他板块[6] 监管政策动态 - 2023年8月后未盈利企业上市逐渐熄火,2024年11月西安奕材成为"科创板八条"后首家受理未盈利企业[7] - "科创板八条"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7] - 2025年1月上交所征求意见,优化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配售机制[7]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8] - 吴清呼吁市场各方对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风险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8]
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
证券时报· 2025-03-11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沪深交易所首个IPO项目傲拓科技获上交所受理,其专注PLC研发等业务且业绩良好;同时今年IPO政策风向转变,监管层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包括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4][7] 沪深交易所今年首个IPO出炉 - 3月11日上交所受理傲拓科技科创板IPO项目,是沪深交易所今年首单,该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近7000万元 [2] - 傲拓科技计划科创板上市,拟募资7.79亿元,中介机构为华泰联合等;成立近二十年从事PLC国产化研究,有两大产品系列,元器件国产化率最高达100%,产品应用多领域并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4] - 2021 - 2023年傲拓科技营收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510.55万元、3504.17万元、6867.50万元,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4] - 2024年沪深交易所仅受理11家IPO,数量大幅下滑;傲拓科技为今年交易所受理第二单,首单是北交所富泰和 [5] IPO政策风向变化 - 今年IPO市场值得期待,证监会及交易所多次表态增强对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包括未盈利企业 [7] - 2月证监会提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3月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受热议,证监会明确给予科技创新企业资本市场支持 [7] - 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称加快健全科技企业支持机制,用好“绿色通道”等制度,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7] - 3月1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8] - 深交所将以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牵引,优化机制,落实“绿色通道”,用好相关标准,促进资源向新产业集聚 [8]
突传重磅!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
券商中国· 2025-03-11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沪深交易所首个IPO项目傲拓科技获上交所受理,其专注PLC研发等业务且业绩良好,同时今年IPO政策风向转变,监管层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4][7] 沪深交易所今年首个IPO出炉 - 3月11日晚,上交所受理傲拓科技科创板IPO项目,这是沪深交易所今年以来受理的第一单IPO项目 [2] - 傲拓科技计划在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7.79亿元,中介机构为华泰联合、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 [4] - 公司从事PLC国产化研究,有两大产品系列,软硬件自主可控,元器件国产化率最高达100%,产品应用多领域,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4] - 20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510.55万元、3504.17万元、6867.50万元,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4] - 2024年沪深交易所仅受理11家IPO,数量大幅下滑,傲拓科技是今年第二单获交易所受理项目,首单是北交所富泰和 [5] IPO政策风向变化 - 今年监管层多次表态增强对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包括对未盈利企业支持 [7] - 2月证监会提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 [7] - 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称加快健全科技企业支持机制,用好相关制度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7] - 3月1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8]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优化机制,落实“绿色通道”,用好相关标准,促进资源向新领域集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