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骗局

搜索文档
骗子产品的包装套路
虎嗅· 2025-05-06 07:12
金钥匙集团暴雷事件 - 投资机构金钥匙集团暴雷跑路 创始人携款逃往英国并留下十几亿开销明细 [1] - 公司采用过时的理财销售模式 主要针对下沉市场普通老百姓 [3][4] - 暴雷时间延迟至2025年 显示其模式存在长期隐蔽性 [2] 销售模式分析 - 通过投资理财课程获取信任 进而推销金融产品 [8][9] - 课程形式演变为总裁班、商会等新型载体 但本质仍是产品销售会 [14][15][18] - 利用讲师权威和群体氛围诱导购买 存在人情压力和信息不对称 [22][23] 产品违规特征 - 私募产品起投门槛仅2000元 远低于行业常规的百万级标准 [26][27] - 涉嫌违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私募产品 与P2P模式高度相似 [28][29] 虚假包装手段 - 伪造国企背景进行信用背书 实际为付费挂靠关系 [30][31][35] - 宣称投资42亿市政工程 但承接单位深圳市经典劳务建筑有限公司无实际经营痕迹 [37][39][40] - 存在隐蔽关联关系 经典劳务监事同时为金钥匙员工 [42] 底层资产造假 - 底层资产为42亿应收账款债权 但未经过实质性确权 [50][51] - 利用央行动产担保登记证明制造合规假象 实际不核实债权真实性 [53][54][55] - 90%金融产品底层资产存在虚假或虚高问题 [49] 行业套路总结 - 组合使用培训课、低门槛、高收益、假背景、假项目等手段精准针对普通投资者痛点 [58] - 形式迭代但底层逻辑不变 需警惕课程销售转化、群体营销等新型变体 [7][10][24]
当骗子遇到DeepSeek!4大套路见招拆招!
天天基金网· 2025-03-12 19:05
投资理财骗局套路分析 保本高收益类诈骗 - 骗子通过包装"专家"或"老师"身份,使用专业术语营造可信度 [3] - 承诺远高于市场平均的回报率,如"月收益20%""稳赚不赔",违背金融规律 [3] - 利用"保本保收益"话术降低受害者警惕性,实际为卷款跑路做准备 [3] - 采用传销模式发展下线,提供"推荐奖励"诱导拉人头 [3] 非法集资类诈骗 - 虚构"内部理财产品"概念,声称有特殊渠道获取高回报机会 [9] - 承诺不合理的固定收益,例如"月分红10%",远超正常理财产品范围 [9] - 通过熟人推荐、虚假成功案例等方式建立信任链条 [9] - 刻意淡化投资风险,强调"低风险高回报"的虚假特性 [9] 网络贷款骗局特征 - 以"无担保""零利息""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者 [15] - 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诱导下载虚假APP [15] - 放款前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受害者先行转账 [15]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 - 冒充公检法等权威机构,利用机构公信力实施诈骗 [18] - 编造涉嫌犯罪、账户冻结等紧急情况制造恐慌心理 [18] - 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或索取银行验证码实施资金盗取 [18] 防骗识别方法论 投资理财类 - 查证平台金融牌照资质,核实监管备案信息 [6] - 警惕收益率超过8%的理财产品,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普遍低于5% [6][9] - 拒绝需要发展下线的投资模式,此类100%为传销变种 [6] 网络贷款类 - 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要求放款前支付任何费用 [16] - 拒绝通过非官方渠道提交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16] - 年化利率低于LPR基准利率的贷款承诺均为虚假宣传 [16] 通用防范措施 - 采用"小额试水"策略时需警惕初期返利诱饵 [6] - 涉及资金操作前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二次验证 [10] - 建立"高收益必伴高风险"的基础认知框架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