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记忆
icon
搜索文档
寻访上海抗战遗迹|里弄民居承载着普通人的抗战记忆
新浪财经· 2025-07-10 07:03
抗战历史遗迹 - 上海石库门里弄为抗战时期的隐蔽战线提供了天然屏障,隐藏着抗战秘史 [1][3] - 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于1937年8月在福煦路多福里成立,后迁至萨坡赛路264号,主要工作包括联系社会各界、出版刊物、采购物资 [3] -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位于永嘉路291弄慎成里,1937年至1942年间多次搬迁,王尧山夫妇曾掩护省委活动 [4][5][7] 建筑与城市遗产 - "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建造了大量新式里弄、小型公寓和花园里弄,如上方花园、上海新村和裕华新村 [9][10][11] - 上方花园由浙江兴业银行开发,1938年至1941年分批建造,单元用地规模从150平米缩小至70平米,反映战争时期的房荒和通胀 [11] - 同济大学潘玥建议对抗战建筑遗存进行普查,包括未定级遗存,并设计抗战建筑行走路线 [9] 文化与生活记忆 - 张爱玲在"孤岛"时期居住于常德公寓,完成多部代表作,其文学聚焦战争中的日常生活 [14][16] - 口述史记录显示,抗战时期上海里弄成为难民区,犹太难民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 [18][19] - 潘玥建议通过田野调查记录居民家族记忆,并利用废弃公共空间建立社区微型博物馆 [21]
燃烧的影像 不灭的记忆(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1945年10月10日,见证华北战区受降仪式的民众挤满故宫 太和殿广场。 中国电影资料馆供图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燃烧的影像》海报。 中国电影资料馆供图 从1931年至1945年,持续14年的空前浩劫造成超过3500万中国人的伤亡。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全国抗战 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的。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库房里,《白求恩》 《四万万人民》《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等一批历经八十余载的新闻片、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历史的现 场。这些影像基本覆盖了14年抗战的各个阶段,几乎对所有重要事件和人物都有涉及。它们中的有些画 面让人不安和恐惧,有些画面令人激昂和振奋,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叹和深思。它们在诉说,在呐喊,也 在流血,在燃烧。拍摄这些影像的人,有些来不及看到影片上映,就已牺牲在疆场。 中国电影资料馆曾对馆藏500余部抗战时期拍摄的纪录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和整理考据,最终从284部影片 中精剪133000余帧画面,修复并制作完成了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2015年,为纪 ...
台青走进建川博物馆聚落:抗战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记忆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20:31
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 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两岸抗战将士后代、抗战史研究学者、媒体代表及台湾自媒体人等近40人参与为期8天的采访活动 [1] - 活动首站为建川博物馆聚落,该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已建成33个主题陈列馆、广场和展览 [1] - 采访团将前往四川自贡、宜宾及重庆等地,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挖掘和宣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 [5] 建川博物馆聚落 - 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 [1] - 馆内设有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主题展馆 [1] - 日本侵华罪行馆通过文物和图文史料展示侵华日军罪行 [2] - 川军抗战馆展示"死"字旗故事,讲述川军誓死报国的历史 [2][5] 台湾青年参访感受 - 台湾学生廖妤轩参观后表示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了解真实历史 [1] - 廖妤轩在大陆接触到大量原始历史资料,对祖国历史认知更加全面 [2] - 台湾青年廖家兴认为抗战是两岸共同记忆,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 [5] - 廖家兴希望通过自身经历让台湾年轻人了解真实的大陆 [5]
我的抗战|抗战·青春·记忆
新华社· 2025-05-11 09:4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提及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所有内容均围绕青年学者杨雅丽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活动展开。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本次分析无相关公司和行业内容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