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经观社论|用真金白银传递生育友好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2:23
育儿补贴政策 - 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婴幼儿也可按月折算领取补贴 [2] - 中央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今年中央财政对此项转移支付的初步安排预算是900亿元左右 [2] -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财政状况"提标",在发放国家基础标准的补贴之外进行灵活调节 [3] 政策影响与意义 - 育儿补贴传递出国家与民众共担生育成本的强烈信号,每月300元虽不能覆盖全部育儿成本,但考虑到长期性和覆盖广度,财政整体支出不小 [2] - 在农村地区,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相当于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的18.4%,能解决诸多实际问题 [2] - 在城市家庭,这笔钱差不多够解决半年的奶粉费用 [2] 政策配套与建议 - 建议地方"提标"补贴的部分以常住人口为标准发放,公共福利去户籍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4] - 生育支持政策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围绕全生育链条、全生命周期,从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构建系统性的支持体系 [4] - 在就业领域,需保障女性职业权益,通过政策引导男女共担育儿成本,降低母职惩罚的可能 [4] 社会氛围与长期效果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出台有助于推动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但离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差距 [5] - 社会上"厌童"情绪有所滋长,对婴童不宽容的氛围与低生育意愿之间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5] -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建立常态化效果评估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