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刘青松:探索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改革新路
深圳商报· 2025-06-15 00:52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推进,体现整体战略考量 [1] - 教育、人才与高科技发展构成相互依托的"三螺旋关系" [1] - 传统科教融合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需平衡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培养科学知识与人生观兼备的人才 [2] - 需平衡知识宽度与深度,避免人才"窄化"或"书呆子"困境 [2] - 理想大学应培养学生宽广视野、持续学习精神、深入探究动力和扎实基础知识 [2] 产业界与大学知识融合 - 推动高科技企业(如华为、大疆)先进知识与大学知识体系贯通 [2] - 形成更强知识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
深圳喜提中央“大礼包”!拟从八个方面兑现→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1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部署含金量高、撬动力强的重大改革举措,政策突破力度超过特区建立40周年时的支持政策 [1] - 深圳已将《意见》落地实施列入全市重大改革调度事项,制定任务分工方案并细化时间表 [1] 四大重点改革方向 1 **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 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以"五不"原则(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引进培养人才 [2] - 推动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创新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2] 2 **强化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 [2]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扩大公共数据供给,培育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医疗健康、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等领域) [5] 3 **扩大开放与国际合作** - 创新服务贸易,打造游戏出海、跨境金融、国际物流等高端服务进出口平台 [3][4] - 对标CPTPP、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在前海蛇口自贸区开展压力测试,扩大电信、医疗康养等领域开放 [6] 4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应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务效率 [4] - 实施"AI+城市"计划,推动药品医疗器械规则与国际衔接,建设"超充之城2.0"(重卡超充换电技术应用) [5] 市场准入与营商环境优化 - 放宽市场准入试点: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 [4] - 推行"沙盒监管"机制(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器械领域) [5] - 优化四大环境:政务环境(审批监管"少好快")、法治环境(透明制度保障)、产业环境(高效资源配置)、城市环境(创新创业生态) [7] - 深圳经营主体达448.7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7] 人才与数据要素改革 - 前5个月新引进人才入户4.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39.2%(总量159万) [5] - 探索数据出境清单管理,建立"负面清单+一般清单"制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