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陪会歪风

搜索文档
减少不必要的“陪会”(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⑯)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30
近日,广东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的一则通报,直击基层痛点:汕头市人社局 擅自将本应限定在地市层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层层"扩编"延伸至区县、镇街。省里 开完市里开,市里开完区县开,同样的内容,镇街干部竟在三级会场间全程"陪会"。 "我们不怕开会,怕的是把开会当工作。"基层采访中,一位乡镇干部的肺腑之言,道尽了"陪会"之苦。 上级会议刚散,下级会议又至,内容高度重复,无非是"再传达、再强调、再加码"。基层干部被"钉"在 会场,分身乏术,落实工作的时间被挤占。 "陪会"痼疾难除,根源在于少数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和工作惯性。在他们看来,"不开会就是不重 视,不'陪会'就是不落实"。仿佛只有基层干部端坐会场,留下记录,才算"高度重视"上级部署。一旦形 成"开会即落实"的思维定式,动辄要求全员"陪会",基层干部就容易深陷"会海",疲惫不堪。 刹住"陪会"歪风,为基层松绑,必须动真碰硬。 制度具有根本性,要立规矩、严把关。湖北某乡党委书记因一年开会高达208次,空话套话连篇,最终 被严肃问责。这一典型案例警示我们:根治"陪会",关键在制度上严把关、立规矩。秉持"非必要不 开"原则,会议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