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雪糕长红发展
搜索文档
 从打卡爆款到长红IP,文创雪糕进阶之路还有多远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20:58
 行业概况   - 文创雪糕行业自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脊兽雪糕"后兴起,从景区试水发展到探索"长红文创产品"路径 [1]   - 2020年青岛推出首支文创雪糕,以"五月的风"和"回澜阁"造型为主,带动"雪糕+地标"打卡模式走红网络 [2]   - 截至2025年,推出文创雪糕的景区数量猛增,造型从地标建筑扩展到文物复刻(如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大汶口陶鬶),形成"跟着雪糕去旅行"新潮流 [3]     产品创新   - 造型创新:青岛凯菲冰淇淋已开发40余种造型,覆盖小鱼山、八大关、崂山等景点,并推出Q版地标和盲盒玩法吸引Z世代 [3][4]   - 口味创新:保留牛乳、巧克力传统口味的同时,尝试复合口味(如草莓+柚子),通过线下门店收集消费者偏好数据 [9]   - 场景创新:开发金榜题名雪糕绑定中高考场景,突破景区边界;推出CP款(吴越王与王妃)增强互动性 [8][3]     市场表现   - 青岛凯菲冰淇淋文创雪糕销量逐年增长,通过无人售卖机扩大销售渠道 [4]   - 主流价格区间20-35元,部分高达40-50元,高价主因包括定制模具成本(单次开模上千元)、原料品质要求及景区摊位费 [5][6]     行业挑战   - 同质化严重:超60%产品聚焦地标建筑/文物造型,存在"千糕一面"的审美疲劳 [6]   - 复购率低:过度依赖打卡功能,文化内涵挖掘不足,IP授权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7][8]   - 成本压力:3D硅胶模具寿命短需多模具轮转,单个成本15-28元,摊薄后仍推高总成本 [5]     发展趋势   - 文化深挖:建议结合地方饮食文化(如西湖龙井味)增强独特性,将文物故事融入产品设计 [7]   - 体验升级:开发沉浸式消费(如盲盒+场景打卡),构建动态产品生命周期实现跨界联名 [7][8]   - 衍生品开发:以雪糕IP为基础拓展周边(徽章、文具等),形成产品矩阵延长IP价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