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精神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静听画中蝉鸣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其演变 强调画家需超越单纯写实或写意 将文化精神融入创作以实现艺术超越 [2][3][4] 蝉的文化意象演变 - 蝉在传统绘画中的早期文化意象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源自虞世南诗句 传递自信之感 另一种源自李商隐诗句 抒发落寞之情 [2] - 后来蝉的意象增添了“禅”味 与多变笔墨相融 使其更具深意 [2] - 不同时代画家对相同主题有不同诠释 例如清代李鱓画蝉时忽略原诗伤感 转而表现当下的清凉心境 体现了主观心境的融入 [3] 代表性画家与创作手法 - 明代沈周《秋柳鸣蝉》追求神似之韵 通过题诗使笔墨超越现实 成为文化精神的延续 [2] - 近代画家如齐白石画蝉 其工细草虫源自现实观察 常以工笔蝉配写意花卉 形成工写结合之趣 [3] - 指出当前部分画家存在局限 或追逐写实一味写生 或追逐意象一味写意 难以实现精神升华 [3][4] 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启示 - 提醒当代美术工作者不能只追求技艺提升 而需铭记绘画初衷 即抒发情感 感悟生命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 - 倡导在创作中使写实与写意合而为一 以真诚之心实现对中国花鸟画传统的超越 [4]
游廊构景 曲径通幽(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传统建筑)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廊的历史发展 - 廊的形成历史悠久,空间形态发展历程跨越数千年,可追溯至远古穴居的进出廊道[4] - 夏朝时廊应用于宫殿建筑,商代出现环绕主体建筑的有柱围廊,秦汉时期高台宫殿间设有木构架空的“阁道”[5] - 隋唐时期从宫殿两侧延伸出的抄手廊发展为回廊,为历代宫殿沿用并发展出新组合方式[5] - 廊在传统民居的应用促进了其在中式园林的发展,汉代广泛用于连接建筑和分隔院落,明清私家园林兴起使其更广泛参与空间建构[5] 廊在园林中的类型与功能 - 园林中廊的布局自由、随形就势,有水陆、平坡、曲直、单复之分,根据位置与形态可分为水廊、桥廊、坡廊、回廊、楼廊等[6] - 水廊贴于水边或跨水而设,形如水波起伏,如苏州拙政园西花园水廊[7] - 桥廊跨越园池但长度稍短,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和广州余荫山房“浣红跨绿”桥廊[7] - 坡廊依山而设,分斜坡爬山廊和叠落爬山廊,如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随地势起伏所建廊道[7] - 回廊以迂回曲折为特色,应用于南京观瞻园和苏州留园等[8] - 楼廊表现为多层复道,如扬州何园通过1500米二层复道楼廊将园与宅组合成网络空间结构[8] - 多样化的游廊以流畅动态之美,与亭台楼阁及水岸山石林木共同构建园林中曲径通幽的构景之美[8] 廊的现代创新与应用 - 在现代建筑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钢木结构加持下,廊结构的耐久性与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表现形式愈加丰富[8] - 乡村地区廊的设计与太阳能光伏板结合拓展出新功能,廊道在便利交通、整合界面、围合空间方面的优势被用于城市更新和街区微改造[9] - 四川成都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设计植入蜿蜒连续的耐候钢游廊,将街区转型为展示建筑遗存和表现当下生活的园林式街区[9] - 上海永嘉路309弄口袋公园通过四段风车状长廊围合出长方形内院,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生活空间[9] - 廊的传承发展需结合现代科技、贴合使用需求,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活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