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画
icon
搜索文档
绘锦绣河山 颂时代华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5:4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选登了多幅新时代美术新作,旨在通过视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和幸福生活,以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14] -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通过守正创新,将家国情怀融入创作,作品聚焦于赞颂祖国、记录时代和表现人民生活 [14] - 这些作品选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项目 [14] 美术作品主题 - 作品主题涵盖国家重大工程,如高铁建设,具体表现为《高铁进山啦》 [12] - 作品主题聚焦科技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具体表现为《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 [10] - 作品主题反映乡村振兴与文化普及,具体表现为《书香飘村镇》 [6] - 作品主题描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体表现为《美丽的塞罕坝》 [14] - 作品主题表现农业发展,具体表现为《金色土地》 [8] - 作品主题包含对梦想与未来的描绘,具体表现为《放飞梦想》和《星空下的梦》 [2][4] - 作品主题展现国家发展步伐,具体表现为《拔节生长》 [4]
中国时尚与艺术体验活动在华盛顿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6 15:03
活动概况 -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锦绣流光·艺韵江苏"中国时尚与艺术体验活动 展示苏绣 金箔 绒花 中国画等非遗技艺及金陵旗袍 [1][3] - 活动由中国驻美使馆与美国全球外交服务协会共同主办 江苏省文化艺术代表团和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专程来美举办非遗工作坊 [4] - 现场260多人出席 包括井泉公使 陈春梅公参 沈雪松公参等外交人员及美文化艺术 工商媒体 智库教育等各界友好人士 外国驻美使节 [1][4] 文化展示内容 - 王丹致辞详细介绍缫丝织绣 金箔锻制等中国非遗技艺 展现匠心之美 并讲述中式旗袍的时尚变迁 彰显多元共生的和合之美 [3] - 活动包含非遗技艺展示 旗袍走秀表演 丝竹乐曲演奏及中国民族舞蹈表演 [4][6] - 通过多角度宣介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 突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之美 [3] 文化交流意义 - 活动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王丹强调"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呼吁共同做文化交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3] - 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并邀请大家到中国实地参观 共赴时尚艺术之约 [3]
静听画中蝉鸣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图为齐白石中国画《蕉叶秋蝉》。 草木葳蕤,万物并秀,阵阵蝉鸣奏响大自然的乐章。自然界的变化启发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这在绘画 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以蝉入画就是其一。 最初,蝉在传统绘画中的文化意象约略为两种:一种是唐代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 悠长而嘹亮,传递出自信之感;一种则是唐代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声孤寂而清逸, 抒发着落寞之情。后来,蝉又多了一些"禅"味,与多变的笔墨相融,耐人寻味。 对画家而言,画蝉不应止于写实,而需体会其中蕴藏的文化精神,才能开辟画之新境。譬如,明代沈周 《卧游图》册中有《秋柳鸣蝉》,描绘了一只趴在柳枝上的墨蝉。此蝉虽没有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中刻画得那般栩栩如生,然其神似之韵丝毫不减。沈周在画上题诗曰:"秋已及一月,残声绕细枝。因 声追尔质,郑重未忘诗。"意即虽已入秋,但掩映在绿树中的鸣蝉却没有焦虑,还在继续自己的吟唱, 仿佛已经步入老年的诗人,犹自不能忘记诗歌所以存在的意义。由此,笔墨超越了现实,成为文化精神 的延续。 近代以来,画蝉者中不乏名家,比如齐白石、王雪涛、唐云等。白石老人曾言:"学画五十年,惟四十 岁时戏捉活虫写照,共得七虫",可知其笔 ...
当中国画遇到中国空军,水墨长空绘就铁血丹心!
人民网· 2025-08-01 14:00
他们,戎装在身,奋飞云巅,用青春诠释向战而行的昂扬斗志;他,踏遍山河,深入基层,用丹青 记录砺剑长空的动人故事。这一张张中国画里,我们看见壮美山河,也看见山河背后的守护者。 来源:人民空军微信公众号 策划:许毅 制作:马雪宁 韩佳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