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理分科
icon
搜索文档
没跟张雪峰报志愿,我们在另一条路上“上岸”了
36氪· 2025-11-10 10:4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理科选择并非简单的优劣之争,而是个体认识世界和安放自身的方式,关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1][26] - 选择文科是找到自我的一种方式,其价值在于培养共情、思辨等内在能力,构成应对万变的真正内核[2] - 所有选择都暗含遗憾,投身理科可能怀念人文领域的精神自由,而选择文科则可能失去理科世界的确定性之美[13] - 无需被专业束缚,真正的解题者会自己补全课堂里没有学到的另一半知识,文理双全更为理想[19][21] 选择文科的积极体验 - 学习新闻专业使人通过思辨写作获得自我更新,对社会现象看得更深入,专业不能决定个人能力和就业前景[4] - 文科提供人生智慧不会过时,与理科只是思维方式不同,学到最后是相通的,学习终极目的是获得快乐[6][7] - 文科培养的创造力、共情力和跨文化理解力是人工智能无法学习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8] - 哲学专业带来精神世界的丰盈,面对困境时能从文字中汲取力量,深刻感受无用之大用[12] - 文科工作环境扁平轻松,同事关系简单,工作内容有趣,坚持阅读热爱文学使人不后悔选择[10] 选择文科的现实挑战 - 文科岗位相对较少,普通家庭选择文科需考虑就业后路,应届毕业生薪资水平普遍在一万以下[4][15] - 新闻传播等行业就业难度大,但问题不完全在于专业本身,同年级也有找到好工作的案例[9] - 文科生就业难以找到高薪好工作,成家过日子需要挣钱,现实压力导致部分人后悔选择[17] - 长期从事办公室文书工作可能导致对生活敏锐度的丢失,只剩下感受而缺乏深度思考[18] 文理科选择的交叉视角 - 从金融转到新闻是正确决定,喜欢的事情是当下最能抓住的,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文科作为瞭望塔[11] - 人工智能发展的尽头是人文,人文社科为AI发展提供原则、标准、目标与边界[21] - 文理科中间的沟壑是人想象出来的,现实中的许多领域需要文理知识结合,如算法推送、音阶数学等[22] - 现实中理科比文科更好就业,对普通百姓而言就业是第一生存要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