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欧公子,择日而死
虎嗅· 2025-05-21 10:22
欧洲政治选举结果 - 葡萄牙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切加党"得票率飙升,席位较上届猛增12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而现任中右翼政府虽小幅扩大优势却仍维持少数政府地位 [1] - 罗马尼亚总统选举中亲欧洲的中间派候选人尼库绍尔·达恩以54%得票率胜出,投票率飙升至65% [2] - 波兰总统初选中现任政府支持的候选人仅以31.4%险胜,第二名到第四名全被右翼或极右翼包揽,三人合计得票超50% [2] 欧洲政治生态动荡 -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红利耗尽,高通胀、低增长、移民潮等经济社会矛盾持续发酵 [3] - 社交媒体"同温层效应"放大对立,政治极化加剧,未来十年欧洲可能陷入"选举频繁化+政治僵局化"恶性循环 [3] - 各国民众对主流政党信任持续流失,激进势力不断蚕食政治舞台,碎片化议会格局导致政策难产和治理能力空心化 [3] 政治极化根源 - 政治极化表现为民众日益向政治光谱两端靠拢且不断激进化,2008年经济危机后现象加剧 [4] - 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交媒体是政治极化两大催化剂,前者将人解构为经济单元,后者将人类型化为数据节点 [5][7][8] - 现代性危机导致启蒙理性构筑的共识政治遭遇计算理性侵蚀,政治极化成为代议制民主与全球化秩序深层矛盾总爆发 [10] 欧洲政治格局变化 - 共识政治消解,中左与中右翼政党在经济全球化、欧盟一体化等议题上的"重叠共识"基础被破坏 [10][12] - 权力结构碎片化,中间派萎缩而反建制民粹主义壮大,欧洲普遍出现"多数派匮乏"现象 [13] - 意大利2018~2022年举行四次选举,葡萄牙不到四年举行三次选举,选举频繁化成为常态 [13] 欧洲右转趋势 - 英国工党虽获议会多数但民意整体右移明显,改革党支持率达31% [15] - 罗马尼亚极右翼候选人获45%支持率,达到历史新高 [15] - 德国左翼党、法国不屈法国等左翼民粹主义虽站稳脚跟但总体上右翼民粹主义更为兴盛 [15] 欧洲一体化危机 - 欧洲各国倾向从布鲁塞尔收回权力,欧盟补贴成为财政净收入国家留欧最后动力 [17] - 德国实施5000亿国内投资计划不顾及其他欧洲国家影响,法国在脱欧谈判中塞入渔业问题损害共同市场 [17] - 欧洲难以发出统一声音,在乌克兰问题上英法德波无法拉拢西班牙和意大利,只能单独发表声明 [18] 欧洲地缘政治衰落 - 法国在西非的溃散是欧洲地缘政治衰落象征,从马里到布基纳法索再到尼日尔影响力持续下降 [18] - 欧洲乌克兰维和计划从最初10万人缩减至最终可能仅几千人,显示欧洲行动力严重不足 [18][19] - 欧洲雄心勃勃的计划如伽利略计划和乌克兰维和计划几乎无一成功,被中美甩到身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