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产业双向赋能

搜索文档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 | 北京服装学院①:张家湾时尚缤纷节构建“产教城文”融合新范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6 13:00
北京服装学院发展历程与定位 - 1987年由北京纺织工学院改扩建为全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2019年转型为艺术院校 [1] - 形成"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服装全产业链学科体系 [1] - 校训"与美同行",服务国家战略与首都发展需求,培养时尚产业创新人才 [1][3] 张家湾时尚缤纷节核心活动 - 作为通州新校区"首秀",以"时尚点亮城市,艺术赋能生活"为主题 [3] - 采用"政府引导+院校赋能+市民共创"机制,打造"城市时尚策展" [3] - 日均吸引3000人次打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20% [5] - 累计吸引2.7万人次线下参与,10万人次线上互动,大学生市集销售额达9.8万元 [12] 科技与时尚融合创新 - 奥运战衣研发案例:为减阻0.02秒测试面料肌理300余次 [5] - 智能穿戴设计:毕业生作品融合压力传感面料与非遗苏绣 [6] - 石墨烯发热汉服:保留明代形制并采用自发热纤维 [11] - 数字时装周:虚拟展厅点击量10万次,支持VR试穿 [11] 非遗传承与产业转化 - 苗绣技法与赛博朋克风格融合,应用于机能风服装 [11] - 汉服日AR投影《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领取量超5万次 [8] - 促成17个非遗项目与设计团队建立研发机制 [12] 校企合作与人才输出 - "百企进校促就业"行动吸引企业需求复合型数字设计人才 [6] - 活动促成32家企业达成人才合作意向 [12] - 张家湾设计小镇同步启动"时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 [12] 城市文化赋能 - 公共艺术装置如纤维雕塑和动态灯光装置成为文旅新符号 [5] - 《时尚·运河》光影秀融合智能发光服饰与全息投影技术 [5] - 学生设计作品如"胡同元素帆布包"3天售出2000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