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齐鲁晚报· 2025-09-16 07:3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 称《通知》)。《通知》鼓励各地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联合标准化科研院所、企事 业单位共同申报和开展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工作,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 人才。 中新 ...
产教融合育人才 数字赋能启新篇
新华日报· 2025-09-16 05:28
该基地以"一基地五中心"为核心架构,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 体,精准对接连云港市"三新一高"产业集群与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高标准建设了五大技术 前沿、功能复合的核心实训中心——智能制造、数字智能供应链服务、智慧石油化工产业链半实物仿 真、人工智能(AI)、数智建造与绿色施工实训中心,形成覆盖学校六大专业群的现代化实践教学矩阵。 下一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将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优势,紧扣区域产业发展脉搏,持续优化实践教学 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级,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为服 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强劲的"连职院力量"。江梦 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依托省高水平专业群,打造了融合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技术 的综合实践平台。数字智能供应链服务实训中心深度整合了京东科技智能供应链与物流协同能力,构建 了区域性农产品、海产品、水晶、文创商贸的电商物流与智能供应链实践环境,服务数字连云港建设。 智慧石油化工产业链半实物仿真实训中心对接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基地,基于卫星化学(002648)连云 港石化等龙头企业工艺, ...
吸纳百万毕业生后,广东开会再提“人才”!四大部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0:25
长期以来,广东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引育工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持续 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支撑。2025年,广东深入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截至7月底,共吸 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粤来粤就业创业。 9月15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七场专题会议(高素质人才引育专场),组织 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针对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 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分别进行了答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促进人才供需匹配方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拓展"百万英才汇 南粤"行动计划,精心筹办秋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以"万企进百校"为抓手深化实施N城联动招聘,"一网 统揽"加大岗位归集发布,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广东技能人才总量2201万,其中高技能人才827万。在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方面,杜敏琪表示,下一步 将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做优做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推广"技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围 绕先 ...
低空经济缺人?广东这场会上,人大代表建议开设“微专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0:05
长期以来,广东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引育工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持续 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支撑。2025年,广东深入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截至7月底,共吸 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粤来粤就业创业。 9月15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七场专题会议(高素质人才引育专场),组织 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周虹、谢青梅、袁玉宇分别就人才培育、人才创新、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建 议,为广东引育高素质人才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谋划策。 开设"微专业",赋能新趋势 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前沿产业,亟待交叉学科赋能。 座谈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虹建议,针对低空经济而言,建 议大力培育低空经济伦理与治理人才,开设"低空法规与伦理"交叉学科,组建"大湾区低空经济伦理委 员会",吸纳法律、技术、社会学专家,为低空物流、载人飞行等场景提供合规评估服务。 "深化产教融合与场景开放,强化实战能力培养,打造省级实训基地;在交通、应急等领域开放示范场 景,供高校和企业开展实战训练。"同时,周虹 ...
这所职高,为何这么有魅力
人民日报· 2025-09-15 12:04
"从最近上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个小角色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在湖 南省长沙财经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伍卓林以中职学子的成才之路为主题,为同学们讲授了生动一 课。 中考成绩刚出来,长沙财经学校门口便排起报名的长队,甚至有考生连夜带着躺椅、凳子在校门口等学 校第二天开门。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实际招生1890人。 一所职业高中为何这么有魅力? 双轨并行:因材施教,升学与就业并重 "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才能,关键在于发现与培育。"伍卓林说,学校希望培养"心中有梦、眼中 有光、手中有活"的新一代中职学生,努力营造"人人自信出彩,个个奋发成才"的育人氛围。 开学典礼上,伍卓林坦言社会上对于职高还存在一定偏见,"作为中考考场上的失意者,你们与长沙四 大名校的同学一样在学习,3年后结果会怎么样?要做自己的孤勇者,从中考成绩的低谷中爬起来。"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社会接纳度有限的问题,长沙财经学校提出,理想的职高应该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 业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需求选择升学或就业。伍卓 ...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16年育出“新能源虎”|华南虎啸星城
长沙晚报· 2025-09-15 07:36
公司投资与布局 - 2009年落户长沙雨花区建立华中首个新能源汽车基地 持续追加投资形成六大基地覆盖整车、电池和电子关键产业链环节 构建垂直整合生态圈 [5][6] - 2022年布局长沙县新基地 六大基地包括雨花区整车基地、宁乡市弗迪电池、望城区比亚迪电子等 实现研发生产供应协同网络 [6] - 2021年DM-i超级混动工厂项目从启建到投产仅用半年 目前每3分钟一台电机下线 月产六万套电动总成 为全国唯一超级混动系统生产基地 [8] 产能与出口表现 - 2025年长沙基地生产第25万台腾势D9 成为全球首款达成该量产规模的新能源MPV [2]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电动汽车54亿元 其中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出口占比超八成 保持增长58.6% [10] - 腾势D9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连续数月登顶销量榜首 在新加坡起售价超160万元人民币 在港澳地区获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9]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雨花经开区53天完成2500亩土地腾地工作 政府提供高效审批服务 如2025年7月监事变更登记全程线上"一次办结" [5][7] - 市人社部门组织"返工直通车"点对点输送工人 2020年疫情期间协调50余台卡车六天内保障湖北供应链物料运输 [7][8] - 依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资源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培养技能型劳动者 支撑垂直整合模式发展 [8] 技术创新与全球拓展 - 2025年4月采用创新"分箱发运"模式出口巴西 车身与锂电池分开运输 节省7天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 该模式已全国推广 [9] - 腾势D9从中国MPV冠军发展为世界新能源MPV冠军 "长沙造"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名片 [2][9]
这所职高,为何这么有魅力(民生一线·职业教育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核心阅读 在湖南长沙,一所职业高中成为不少孩子的选择,映射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却超过1万人。升学和就业并重,为学生提供更 多元的发展路径;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培训指导、创造机遇,为学生 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长沙财经学校正引导学生探索精彩的未来。 职教高考是职业教育的专门性高考,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招生形式,采取"文化 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职教高考可以升大专,也可以升本科,为人 才成长提供多样化途径。 2024年,长沙财经学校422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占长沙市中职升本总人数的近一半。今年,该校有504 名学生实现升学,不少学生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2024年,该校学生在湖南省对 所有中职学校的文化测试中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63.65%。 "职教高考赋予我们更多底气,职高学生也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拿到本科学历。"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沈小林 说。沈小林是该校的毕业生,在校时多次参加会计方面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很多奖项,毕业后参 ...
教育援疆,提升“硬件”留下“火种”
新华日报· 2025-09-15 04:51
□ 本报记者卢晓琳 "这16.78万平方米的职教园区近期就能达到交付标准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尔果斯市锦湖 路以东的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刘博林指着初具规模的教学楼群,语气里满是期待。自去年5月开工以 来,在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的调度下,这座总投资6.25亿元的职教园区,即将成为当地技能人才培养 的"摇篮"。 9月12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60岁的镇江援疆教师谢宏庆正伏案备 课,今年她负责高三年级一个班的英语课,"这里的孩子们开朗又有礼貌,课堂上特别积极,眼神里的 求知欲让我舍不得走。" 去年镇江援疆工作组推出"银发计划",引进21名退休名师到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和可克达拉市金山 实验学校任教,谢宏庆便是其中一员。她和其他的"银发"援疆教师一样,退休后把多年的教学经验融入 边疆课堂,还手把手带教本地教师,"要把'火种'留下来,让好的教学方法在这儿扎根。" "教育援疆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牵挂。"谢宏庆的话道出了江苏教育援疆的坚守与付出:让优质教 育在边疆落地生根,让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这样的发展和突破,源于江苏教育援疆的持续发力。2023年以 ...
培育新“千亿”,武汉光谷发力高端传感器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9-14 12:02
光谷传感器产业现状 - 光谷已集聚超过100家传感器产业链企业 形成近百亿规模产业集群 带动湖北传感器产业规模突破260亿元[5] - 华工科技温度传感器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0%[5] - 高德红外是国内唯一能同时生产制冷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企业[5] - 四方光电颗粒物传感器全球占有率第一[5] - 飞恩微电子汽车压力传感器全国销量领先[5] 产业差距与挑战 - 在高端传感器市场约80%依赖进口[7] - 用于呼吸机的传感器国产化率仅为5%[5] -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武汉传感器产业规模存在差距[5] - 高端传感器行业在创新生态 设计工具与研发平台 先进材料与核心器件 高端芯片与工艺设备 系统集成与转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7] 产业发展目标 - 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力争到2030年建成产业规模超千亿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6] - 联盟聚焦智能装备 人形机器人 智能网联汽车及健康医疗等优势产业领域[6] - 联盟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 联合45家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及多所高校科研机构[5] 市场前景 -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7] -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26%[7] - 传感器被称为人工智能的"神经元" 是物联网核心部件 更是工业互联网 车联网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基石[4] 发展路径 - 需要关注产教融合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关联融合[8] - 需要强化协同创新 统筹政府 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 用户 金融机构等创新要素[8] - 需要加大示范应用 围绕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战略装备开展有组织创新[8]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开工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9-14 04:18
本报讯(记者魏琳)9月12日,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该校区选址位于惠山区前洲街道, 紧邻沪宁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惠山枢纽。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908亩,总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 米,一期工程预计2027年竣工投用。校区聚焦未来信息科技、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前沿方向,设立 5个学院、建设13个高水平专业,规划办学规模1万人,打造本、硕、博结构合理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深耕信息通信领域,学科方向、科研实力与无锡市、惠山区 的产业需求、创新生态高度契合。无锡校区的落地,既能有效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更将有力推 动科教产才深度融合。南京邮电大学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的优势,推动更多高端资源、创新 项目、优秀团队向无锡集聚。无锡将一如既往营造最优环境,提供强力支持,共同将南邮无锡校区打造 成校地融合发展的典范工程,建设成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先行区,承担新时代国际合作交流功能的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