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明文化论坛在京开幕 明十三陵中的景陵将于今年年底开放
新京报· 2025-06-14 21:19
明文化论坛与五陵联动 - 2025明文化论坛在北京昌平区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主题为"印象大明 世遗华章" 自2022年起已举办四届 [1] - 论坛首次实现明朝五陵(明祖陵 明皇陵 明孝陵 明十三陵 明显陵)管理机构代表聚首 开启联动保护新篇章 [2] - 五陵代表分享遗产活化实践 如明祖陵打造太子祭陵表演 非遗活动 并完成神道石刻修缮等保护项目 [2] - 论坛设置四场分论坛 聚焦历史 医学 文旅 艺术等主题 强化文化学术属性 [2] 明十三陵开放与文博旅综合体规划 - 明景陵将于2024年底前实行预约制开放 成为继思陵 永陵后第三座开放陵寝 [3][4] - 明十三陵分三期开放计划(2024-2030年):一期开放思陵 永陵 景陵 二期开放茂陵 泰陵等 三期开放献陵 裕陵等 [4] - 昌平区将打造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 包含博物馆 沉浸式商业街区 艺术酒店等六大功能板块 目标建成全球明文化交流基地 [3] - 综合体规划"双环商街"业态 涵盖文化体验 零售餐饮等 满足游客"住一晚 再玩一天"需求 [3] 明代文物展览与技术创新 - 论坛同期举办明代文物主题展 展出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提供的上百件文物 包括服饰 兵器 书画等品类 [4][6] - 重点展品包括明神宗金翼善冠(重826克 用846根金丝编制) 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 万历皇帝金爵等 [6] - 展览运用VR AR技术 以《出警入跸图》为基础打造沉浸式皇家仪仗体验项目 [5] - 文物展品反映明代宫廷工艺巅峰 如金冠融合最高技艺与等级 复原唐宋华服传统 [6]
2025明文化论坛将于14日举办,设分论坛、文物专题展等
新京报· 2025-06-09 21:18
2025明文化论坛概况 - 2025明文化论坛将于6月14日在昌平区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主题为"印象大明 世遗华章" [1][2] - 论坛由开幕式、四场分论坛和一场文物展览组成,开幕式围绕"明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展开研讨 [2] - 四场分论坛分别聚焦"大明经略"治国韬略、"医药传承"济世匠心、"数智文旅"科技赋能、"明乐雅音"艺术回响 [2] 明代文物展览与科技应用 - 明代文物专题展览6月14日全天开放,设置"礼制之章""威仪之象""器用之华""文脉之传"四大主题单元 [2][3] - 展览采用VR、AR、全息投影、4K超清扫描、AI色彩修复与三维动画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1][3] - 数字孪生技术将用于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展陈-跨界传播全链条矩阵,专设"明文化数智文旅"分论坛研讨智慧景区建设 [3] 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 - 昌平区计划2030年前实现明十三陵主体陵寝全部开放,推动兆域边墙保护修缮与全域旅游发展 [4] - 北京市编制《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重点实施箭扣长城、大庄科长城、天坛等研究性修缮项目 [4][5] - 昌平区已连续举办三届明文化论坛,将打造"全球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整合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等标志性遗存 [5] 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 - 中国明史学会将合作编撰《赫赫有明》通俗读物,深化明史研究体系建设,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变迁等多维度成果 [6] - 论坛开幕式联动明十三陵、明祖陵等五地直播,邀请高寿仙、单霁翔等专家解读明文化历史价值 [2] - "医药传承"分论坛系统展现明代医家在《黄帝内经》实践和中药炮制工艺的革命性进展 [3] 文旅融合与品牌活动 - 昌平区推出《明见万历》VR体验项目,打造"明潮"嘉年华、千帆音乐节等品牌活动,采用大空间娱乐(LBE)技术 [3] - 通过生态、文化、旅游统筹布局,构建文化创意与全域旅游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