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展览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共话稻作文明 浙江考古特展在曼谷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1-06 09:59
近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 的"稻作的神话:观念、信仰与记忆"特展,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作为"浙江考古与 中华文明"系列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稻作文明为主题,搭建起中泰文化交流的桥梁,共庆 中泰建交50周年。 泰国文化部副次长初迪嘉·阿卡拉吉索帕昆、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若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所长方向明,以及来自泰国的博物馆馆长、植物考古专家和高校学者等60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共同 见证这场跨越山河的文明对话。 原标题:中泰共话稻作文明 浙江考古特展在曼谷启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介绍了浙江作为稻作文明重要发源地的考古成果,从上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形成了跨越万年的稻作文明谱系。他强调,中国南方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稻 作文化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展览旨在推动文明互鉴,让观众感受稻作背后的精神信仰。 展览围绕"缔造神话""溯源神话""孕育神话"与"共享神话"四大板块,通过图文、文物复刻与互动内 容,勾勒出从良渚国家礼制到中泰共享的稻作信仰发展路径,使古老的观念信仰变得可触可感。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同步推出全 ...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中国非遗馆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9:08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万方乐奏有于阗——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并于2日开幕 [1] - 展览设置昆仑神话、玉出昆冈、丝路名城、万方乐奏、百族骈阗、凝心铸魂共六个单元 [1] - 展览通过实物展陈、影像播放、技艺演示和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呈现 [1] 展览内容与规模 - 展览系统呈现和田地区约30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 - 展品数量近600件 [1] - 重点展出项目包括艾德莱斯绸染织技艺、阿依旺营造技艺、地毯织造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等 [1] 展览意义与特色 - 展览生动展现和田地区非遗的文脉传承、独特魅力与时代风采 [1] - 展览串联起和田地区乃至整个新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1] - 展览描绘了新时代新疆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建美好家园的画卷 [1] 主办方与展期活动 - 展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和田地区行政公署联合主办 [1] -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15日 [1] - 展期内将推出非遗展演、手工艺体验、讲座等多项配套活动 [1]
参演行进剧、体验非遗手作,北大学子在园区行中沉浸感受天桥文化
新京报· 2025-10-31 19:04
活动概述 -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5园区行活动在北京天桥演艺区举办,40余名北京大学学生参与沉浸式文化体验[1] 天桥演艺区定位与发展 - 天桥演艺区是北京民俗文化发源地,占地2.07平方公里,定位为以演艺为特色的首都演艺集聚区[2] - 园区已投入使用天桥剧场、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印象博物馆等重点项目,集演艺总部、文艺演出、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2] 文化体验项目与内容 - 学生体验了Momoda婴幼儿亲子戏剧,该品牌是国内首个0至3岁婴幼儿沉浸式美育宝宝戏剧品牌,已创作《毛毛虫Momoda‘》等多部作品[5] - 《青春之歌》行进剧以1930年音乐家聂耳在天桥采风为背景,突破传统观演模式,实现戏剧与展览跨界融合[7] - 行进剧巧妙融入天桥杂耍、京韵大鼓、快板等非遗元素,通过“石桥采风”“城垣回响”等环节进行场景还原和多媒体交互[7] 学生反馈与项目评价 - 学生评价行进剧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类似剧本杀,并融合爱国主义教育,表示会再带同学参与[9] - 学生认为该形式是北京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尝试,通过亲身参与增强了文化体验感[11] - 有学生从专业角度指出活动加深了对中轴线文化保护重要性的理解[13] 活动改进建议 - 学生建议表演前增加剧情介绍,改进铛铛车上音乐听不清歌词的问题,并提议向观众发放“钱币”以增强参与度[13]
传统商圈的破圈启示
经济日报· 2025-10-26 08:38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城市商业空间面貌,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1] - 体验感成为新的硬通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愈发看重消费背后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1] - 文化展览进商圈的重要启示在于,在体验为王的时代,最有效的营销是为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3]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空间正积极与历史街区、文化场馆、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借助科技手段创造沉浸式消费环境 [2] - “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持续升温,其吸引力源自“最先拥有”带来的心理满足 [2] - 沉浸式剧场、非遗手作等体验型业态因营造数字世界无法复制的“在场感”而广受欢迎 [2] 行业运营策略 - 商圈转型升级需在空间重构、业态创新与内容运营三个维度上协同发力 [1] - 必须摒弃“重硬件投入、轻内容打造”的短视行为,深耕本土文化资源以构建独特内容体系 [2] - 通过持续策划高质量的文化展览、艺术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保持商业空间的新鲜感与话题性 [2] 行业经济效益 - 消费者在参与文化活动时的平均停留时间远超普通购物,延长的每一分钟都蕴藏着新的消费潜力 [3] - 蓬勃发展的商圈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的重要窗口,为城市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3] - 新型消费空间充满魅力,共同描绘中国经济脉动强劲、未来可期的生动图景 [3]
黄河几字弯的文化“活化石”与鄂尔多斯民俗
新浪财经· 2025-10-22 19:51
做工精致的景泰蓝马鞍、极富民族特色的女性头戴、草原民族不可或缺的奶桶……这些融合了黄河、长城、草原三大文化的鄂尔多斯民俗物件近 日齐聚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厅,呈现来自北方草原的风土人情。 鄂尔多斯,镶嵌于黄河几字弯北端的璀璨明珠,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鄂尔多斯历史文化被 称作是黄河几字弯历史文化长河中重要的"活化石"。近日,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九曲黄河 马背长歌:鄂尔多斯 草原文化展"亮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展出近150件文物,观众能近距离感受融合了黄河、长城、草原三大文化的鄂尔多斯民俗,领略来自北 方草原的风土人情。 展出的元代鸭形青铜权以鸭坐六角方台之上为造型,颇具妙趣。鸭昂首挺胸,扁嘴翘尾,惟妙惟肖;清代银烧蓝香囊整体由银链串联为三层,最 上方为圆形昆虫造型,中间为三角状蝶形,下层则为镂空的球状主体,整体制作精美、工艺复杂。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第一部分将向观众展示带有的北方草原风格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及具有民族色彩的元代陶俑,讲述朱开沟文化时期 畜牧业经济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后,游牧与农耕文化数千年间在此地不断交融的过程。 展览现场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一脉文渊百年传
展览概况与核心意义 -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展出文物200件(套)[8] - 展览核心观点为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将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8] - 故宫博物院从馆藏195万余件文物中遴选出展品,时间跨度从商周时期延续至清代[10] 文物传承与历史价值 - 展览开篇之作为一对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原为清代宫廷陈设品,其“天”字编号标志着文物从宫廷走向民间[10] - 展厅中轴线核心位置陈列青铜莲鹤方壶,出土于1923年,结构复杂、纹饰精美,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11] - 展出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曾遭劫掠,后经修复专家数十道工序修复后重焕光彩[13] 文物保护与迁徙历程 -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组织文物分批南迁、西迁,辗转迁徙数万里,历时二十余载,绝大部分文物最终北归,创造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奇迹[12] - 近代收藏家张伯驹以保存文物不外流为己任,将购得的《上阳台帖》《诸上座帖》等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13] - 故宫博物院已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传播体系,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3] 文化创新与数字化发展 - 故宫博物院秉持“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发展理念,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14] - “数字故宫”项目已对超过100万件(套)的文物和古建筑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文物库对外发布10万余件文物高清数字影像[17] - 通过“遇见你的故宫色”裸眼3D数字展项等创新形式,立体展示文物形貌,精准还原文物色彩与细节肌理,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17]
19岁的杭州文博会 年年不重样
杭州日报· 2025-10-15 10:27
杭州文博会核心主题 - 本届杭州文博会的关键词是“向新力”,强调创新创意,相比往届更具创意和可逛性 [4] 文化“新三样”出海主题展 - 展会重磅推出占地300平方米的“文化‘新三样’出海主题展”,聚焦网文、网剧、网游三大新兴文化领域的成果与创新实践 [4] - 展区将打造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设有可“聆听”故事的有声装置区、多语种出海书籍阅读角、人气短剧复刻打卡场景、热门游戏抢先试玩区及粉丝互动环节 [4] - 展区已汇聚二十余家杭州本土头部文化企业,包括中国网络作家村、咪咕数媒、华策影视、网易游戏、电魂网络等,集中展示近百部具有影响力的标杆作品 [5] 文化“新三样”产业发展 - 杭州文化产业发展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在海外受众中影响力显著,从20年前的动画《天眼》到如今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是重要里程碑 [4] JIU JIU BIRDS候鸟邮差自然乐园 - 本届文博会与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联手打造JIU JIU BIRDS候鸟邮差自然乐园,将“国字号”自然科普大展变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奇趣乐园 [5] - 乐园设有无动力飞鸟乐园、候鸟标本仓、鸟语电话亭、鸟类羽毛科普墙等七大秘密基地,以及崖沙燕IP装置、候鸟时钟艺术装置等打卡点 [6] - 现场设有POP-UP主题快闪店,汇聚超200款精选文创产品,并有行业顶尖专家和神秘一日店长亲临,活动也是一次“鸟类友好型城市与社区共建计划”的全民倡议 [6] 杭州国际工艺周 - 杭州国际工艺周以“游园织梦”为主题,展览面积扩大了约500平方米,集结自然造物、晚峰、谭木匠等70余家手工艺匠人和品牌 [6] - 工艺周推出“世界橱窗”国际手工艺群展、景德镇青年设计师群展及“未定义”手工艺市集2.0,并设有1:4等比例缩小的榫卯“集贤亭”和余杭纸伞艺术装置等打卡点 [6] 香港馆展览 - 今年香港馆展览面积扩大了一倍,并首次在杭州展出全球热门潮玩IP Labubu、Pucky的设计原稿 [6] - 现场将展出王泽、曹志豪、苏颂文等知名漫画家和导演杨凡的代表作品,并配套多场分享签售活动,打造沉浸式港风文化体验场域 [6]
珍品里的文明解码:从三个时空坐标看“广东外贸一千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3:47
展览概况 - 展览“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于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开幕之际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一年 [1] - 展览甄选了来自全国收藏机构的逾200件(套)珍品,其中包括22件国家一级文物 [1] 宋代外贸与“南海I号” - 宋代颁行《广州市舶条法》成为全国性贸易法规,并出台奖励制度吸引外国客商 [1] - “南海I号”南宋商船出水文物揭示了远洋贸易的复杂供应链,例如金带銙等金器被发现时为未镶嵌宝石的半成品,表明存在跨区域分工的奢侈品产业链 [4][6] - “南海I号”出水的著名“大金项链”长达1.72米,由四股八条纯金线编制,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 [4] 明代石湾窑陶瓷外销 - 明代佛山石湾窑因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进入鼎盛阶段,成为海内外知名窑口 [8] - 石湾窑产品通过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远销至欧洲各国,其翠毛釉等精品亦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11] - 石湾陶塑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仍是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12] 清代广州十三行与外销艺术 - 清乾隆年间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作为东西方商品交易枢纽地位突出 [13] - 广州十三行附近聚集大量画店,生产融合中西风格的外销画,如煜呱(Youqua)等画师的作品备受市场欢迎 [13][16] - 展出的《广州港全景图》长达2米,描绘了珠江沿岸风景与300多艘船舶,被誉为“清代珠江版《清明上河图》” [18]
本周五近70国的奇思妙想 齐聚白马湖
杭州日报· 2025-10-13 10:02
the count v d 6 aa 8 b V 刚刚落幕的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还没看过瘾、买到位?来全新升级的杭州文博会埃及馆 吧!这次,图坦卡蒙面具、罗塞塔石碑、纸莎草书签、猫神贝斯特雕像等大埃及博物馆的热门文创产品 一应俱全,并且将在现场上演《埃及艳后》沉浸秀,让观众体验一段跨越时空的邂逅。 -@B ty 70 DENNETE 一年一度的白马湖文博盛会,一头连着创意杭州,一头连着奇妙世界。10月17日-20日,60余个国 家和地区、26个国际组织、超过5800个国内外文创品牌将齐聚杭州。 其中,国际展区的参展品牌超过600个,75%的国际品牌为首次参展。埃及、印度、巴西、荷兰、 奥地利为首次单独成馆参展,A1馆将变成一家超大的全球设计好物限时买手店。 杭州文博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链接器。这个秋天,白马湖再一次将关于世界的想象,统统变成触 手可及的美好! 今年的法国馆,宝藏动画IP《奇迹少女》将带着它的十周年庆典特展,首次亮相中国。法国新锐绘 本作家、插画家爱潘妮·科蒂的作品也将在现场展出,打造一个粉嫩温暖的色彩世界。此外,巴黎左岸7 区的丝巾贵族Petrusse、堪称平价"爱马仕"的珐琅手镯Ban ...
首届西藏喜马拉雅文化艺术与古物双年展开幕 助力文旅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09:40
藏族美术史、民俗学、文博等领域专家带来的学术讲座,为文化爱好者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现 场和线上文博爱好者踊跃与专家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从静态展览到动态体验,从学术研讨到公益实践,此次双年展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西藏践 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将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台,为区 域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李林) 展会以"艺术唤醒高原,美学浸润圣城"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古物展览、学术分享、文创市集等多 元形式,让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碰撞交织,既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盛宴,更 生动呈现西藏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 展会上,2000余件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的藏品集中亮相,吸引观众驻足欣赏。在文化集市区 域,200家资深古玩商家、30家特色文创企业与10家优质餐饮企业共同打造出充满烟火气的文化体验空 间。 原标题:首届西藏喜马拉雅文化艺术与古物双年展开幕 助力文旅融合 中新网拉萨10月10日电 10日,由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主 办的首届西藏喜马拉雅文化艺术与古物双年展在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