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

搜索文档
老城古建焕新颜,北京历史文化地标解锁新玩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1:38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陈小雨)去年7月,贯穿北京老城的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文 化传承注入新动力。一年多来,北京在文物古建保护、老城活力激活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多元举措让历 史遗存与现代生活交融,让千年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2021年重新开放以来,白塔寺游客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曾经的年均8万至10万人次,跃升至去年的30 余万人次。 常态化文化活动是吸引客流的核心动力,"白塔之夜"夜间专场已累计举办40多期,电影放映会、民乐演 奏会、尼泊尔文化分享会、非遗演出等主题活动轮番上演,活动结束后点亮的白塔,更成为夜间独特景 观。 白塔寺:夜经济激活古建活力,消费季点亮老城烟火 夜幕下的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流光溢彩、人流涌动,自今年7月12日开街以来,这里已成为京城夜生活 的热门打卡地。街区引入1家北京首店、10家西城首店,搭配3条主题打卡线路,市民游客在感受古建之 美的同时,可体验多元消费场景。 晚,北京西城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举行。图为开街演出。 中 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在钟楼举办的"百年视界——东西方视角下的北京脊梁"展览中,逾百件展品融合史料并搭配数字 ...
“走读中国”国际媒体团探访西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实践
环球网· 2025-09-17 15:57
9月15日,"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走进古都西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记者探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大唐不夜城,深入考古现场、漫步唐风街区,在千年文物与现代文旅的碰撞中,见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中的实践探 索。 考古现场 科技展示:兵马俑坑里的 "时间胶囊" 密码 步入大唐不夜城核心区域,一座融合唐代斗拱形制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格外醒目——大唐不夜城巧克力博物馆正以"可食用的历史"为主题,吸引各国记者 开启味觉与文化的双重探索。博物馆以唐代饮食文化为脉络,通过3000余件巧克力艺术装置,还原"胡人献饼"、"贵妃品酥"等历史场景。 最令记者们惊叹的是"长安舆图沙盘"参观区,通体用巧克力制成的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貌尽收眼底,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兼收并蓄的唐长安城促进了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经济往来。白俄罗斯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布涅辛娜(音)对巧克力博物馆的展品印象深刻,购买并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巧克力啤酒。 走过了兵马俑和大唐不夜城的阿纳斯塔西娅表示,来到中国"中心点"西安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仅此一次的经历,因此跟兵马俑合影、穿传统服饰逛街、购买 ...
2025年杭州青少年考古绘画大赛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9-17 10:36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左)和修复师们探讨如何修复瓷器。 邀你执笔创作,优秀作品有望制成文创产品 "大赛创作环节诚邀杭州全体中小学生,以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为绘画创作对象,无论是灵动的线 条、绚丽的色彩,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创意表达,只要能展现文物之美、传递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都是我 们期待的好作品。"该负责人说。 杭州,一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近年来,随着杭州文物考古 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大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珍贵文物相继出土,它们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各大博物馆等文 博机构中,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等待着与你相遇。 为进一步阐释传播文物价值、激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助力青少年美育培养,让更多孩子走近历 史、触摸文明,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日前,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杭 州日报联合主办的"我在博物馆里画出土文物"2025年杭州青少年考古绘画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在博物馆里发现杭州用画笔诠释考古之美'为主题,诚邀杭州中小学生一同走进博物 馆、考古展、考古工地、修复中心,用画笔对话文物,用创意讲述杭州故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负责人说。 三大特色活动,沉浸 ...
好评中国|数字化赋能,让文化瑰宝焕发新生机
环球网· 2025-09-16 17:13
网联世界,数暖生活。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持续丰富 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夯实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支撑起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随着数字技术日 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新机遇。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历史文化遗 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将推动文化创新持续发展。在技术赋能下,中国网络文学、网络游戏、 网络影视剧等文化"新三样"也正在加速出海步伐。 做好数字化文章,更好呈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本真面貌和丰富内涵。借助数字科技,有助于打破学科壁 垒,促进跨界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次论坛围绕"保护 传承""技术 创新""产业 赋能""开放 共治"四个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新路 径;还将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 修班,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互联网+"语境下,通过数字化赋能,能够更好地发 ...
(文化中国行)“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年,再续传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7:17
中新社兰州9月14日电 题:"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年,再续传奇 中新社记者 丁思 周末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游人如织,皆为一睹麦积山悬崖峭壁上那跨越千年的"东方微笑"。这抹治 愈人心的笑容,在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精心呵护下,重焕生机,续写千年传奇。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1600多年的风雨洗礼,现仍存洞窟221个、造像3938件、壁画 1000余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这里众多灵动温婉的佛像微笑, 构成了其标志性特征,被称作"东方微笑",也成为麦积山石窟独特的文化IP。 14日,"东方微笑跨越千年——麦积山石窟保护历程展"已开展4天。这一常设展览成为游客参观麦积山 石窟的"序厅",也是解锁千年微笑永葆青春的注脚。 9月2日,麦积山石窟第133窟内,牟常有(左)和徒弟李浩亮(右)正在进行修复工作。中新社记者 丁思 摄 拾级而上,在第133窟内,59岁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高级文物修复师牟常有,正和30岁 的徒弟李浩亮蹲坐在塑像旁,低声交流修复细节。今年是牟常有从事修复工作的第40年。 "每尊塑像皆有生命,我们要用耐心和细心,为它们把脉问诊,延续生 ...
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引领 推动办理成果落地见效——省政协2025年重点提案全部办复
河南日报· 2025-09-12 07:39
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工作 -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遴选确定重点提案48件 内容涵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助力文旅强省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目前提案已全部办复 [1] - 省政协将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 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题研究作为一号协商议题 把督办关于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提案作为重要着力点 省政协主要领导担任专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 12个分专题组赴上海等5个省 市 和省内13个地市开展调研 形成23篇调研报告 [1] 提案办理协商与落实成效 - 召开20余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组织50多家提案承办单位 60多名提案者及政协委员进行面对面协商座谈 运用多种形式督促提案事项落实 [2] - 通过督办关于推动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的提案 推动承办单位出台实施1+6+6+3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在全国率先启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工作 [2] - 通过督办关于创新种业科技做强河南农业芯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联合科技 自然资源 财政等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 加快实施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2] - 通过督办关于加快甲骨文全球数字化采集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2] - 通过督办关于完善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系统整合资源 稳妥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 指导各地做好政策衔接 [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坚持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带动 努力实现办理一件重点提案 解决一个方面问题 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3]
挖掘本土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乡村日益注重挖掘、用足、用好本土资源,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历史建筑、非物质 文化遗产等,打造独特乡土名片,寻求差异化发展,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升级,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体验打 卡。在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全球有55个最佳旅游乡村目的地入选。本 报记者近期走访了位于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奥地利的3个"最佳旅游乡村",感受提振乡村旅游的多元 化发展之路。 印尼乌基尔萨里—— 特色蜡染撬动文旅产业 图一 图二 独特地貌成就"神奇小镇" 清晨,驱车驶入墨西哥北部科阿韦拉州,一路向夸特罗奇内加小镇行进,窗外景色在荒野、沙漠、湿 地、湖泊之间切换,令人心旷神怡。 记者来到位于印尼日惹特区的乌基尔萨里村时,一群身穿校服的小学生正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在洁白的 布料上描绘图案(见图一,本报记者曹师韵摄)。他们手中握着细长的铜壶笔,蘸上熔化的蜡液,小心 翼翼地勾勒出线条,眉宇间满是认真与新奇。村里的工匠偶尔俯身,纠正孩子们的手势,耐心示范如何 让蜡液均匀流淌。 乌基尔萨里村的手绘蜡染技艺可追溯至约400年前,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该村2024年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 ...
到2035年 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央视新闻· 2025-08-27 13:20
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目标 -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1]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1] -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农业与生态空间布局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拓展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以保障黄河流域多样化农产品供给 [3] - 推进水源、山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3] - 强化沿黄流域、汾河流域、沁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重点区域空间管控 [3] 国土空间开发与基础设施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资源、产业配置 [5] - 依托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5] - 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5] - 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5] -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国土空间韧性 [5] 文化与资源保护机制 - 弘扬黄河文化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5] - 健全跨行政区协同机制并将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5] - 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5]
韩媒:首尔景福宫遭涂写“特朗普总统”等字样,清除耗费近千万韩元
环球时报· 2025-08-25 07:11
事件概述 - 首尔景福宫光化门外墙遭涂鸦破坏 嫌疑人书写特朗普总统等字样后被当场制止 [1] - 清理涂鸦耗时7小时 费用接近1000万韩元 初步统计至少850万韩元 [1] - 嫌疑人系79岁首尔居民金某 因供词含糊且年事已高被送医 警方以违反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案 [1] 处理细节 - 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派出5至6名工作人员 使用专业设备与细微石粉喷涂技术进行清理 [1] - 涂鸦区域长约1.7米 宽约0.3米 最终被彻底清除 [1] - 破坏文化遗产者需承担全部修复费用并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1] 历史案例 - 景福宫2023年底曾遭青少年喷漆涂鸦 清理费用高达1.3亿韩元 [1] - 该青少年系受他人教唆并获得300万韩元报酬 事件引发韩国社会广泛谴责 [1] 文化背景 - 景福宫为朝鲜王朝正宫 由太祖李成桂于1395年下令修建 [2] - 建筑历经多次破坏与重建 现被视为韩国最具象征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2]
212越野车甘肃公益行动:构建"自然-人文"守护矩阵
环球网· 2025-08-19 18:30
品牌战略转型 - 公司从极限探索转向文明与生态守护责任 诠释当代越野文化新内涵 [1] - 公司通过捐赠车辆参与文物保护及生态守护 应用场景拓展至文明与生态保护领域 [2] - 公司形成以产品为依托、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联动政府机构、专业组织和用户群体建立协作机制 [6] 产品技术能力 - 产品经历366项可靠性验证 测试行驶里程超100万公里 通过中国高温高寒高原全面考验 [5] - 产品卓越性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生态监测交通困境 助力科研团队深入难以到达的核心区域 [5] - 公司将60年越野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守护能力 产品成为连接越野能力与社会责任的纽带 [6] 具体实践案例 - 向国际野骆驼保护研究中心捐赠2台212 T01作为科考工作用车 [1] - 向新疆和田地区捐赠8辆212 T01用于尼雅遗址保护和生态巡护 显著提升日常巡护效率 [2] - 在安南坝保护区支持全球不足1000峰的野生双峰驼保护 应对远超普通越野场景的复杂地形 [5] 行业价值重塑 - 公司推动越野文化升级 将"通过性"参数转化为物种保护通行证 [6] - 中国制造业实现从效率革命到责任革命的跨越 硬派精神体现为以技术敬畏生命 [6] - 高级性能为守护而存在 揭示中国制造业价值觉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