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

搜索文档
人民领袖|那年,习近平如约而来
央视网· 2025-06-22 19:23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 - 山西岢岚县赵家洼村因生产生活条件差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县类似情况涉及115个自然村、3537人[1] - 宋家沟新村作为已建成的集中安置点,配备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柏油路、自来水、宽带网等基础设施[1] - 搬迁政策关注七大核心问题:人口安置、资金来源、土地划拨、房屋建设、收入增长、生态保护及新村管理[1] 搬迁后续发展措施 - 政府强调搬迁后需通过多种帮扶措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2] - 宁夏弘德村案例显示搬迁需配套扶贫车间等就业渠道,而非仅提供住房[8] - 2021年以来全国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率持续超90%,且呈逐年增长趋势[10] 政策执行要求与案例 - 要求规划先行并尊重群众意愿,反对为搬而搬的形式主义[5] - 青海班彦村通过搬迁实现从贫困村到4A级景区的转型,村集体收入七年内突破百万元[7][10] - 赵家洼村旧址复垦种植油松和中药材,为搬迁村民创造额外收入来源[10] 政策延续与升级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10] - 全国已完成近千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规模相当于中等国家人口[10] - 政策定位从"脱贫摘帽"转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0]
下山五年 悬崖村人过得怎么样
四川日报· 2025-05-12 08:30
悬崖村产业转型 - 油橄榄产业成为悬崖村最大农业收入来源 2020年首批160亩油橄榄丰产 2022年扩种150亩 2024年收获3万斤果实 计划建设加工厂实现就地加工 [16][29] - 山羊养殖规模扩大 村集体合作社年出栏量达300-400只 较搬迁前显著增长 村民在县城开设悬崖飞羊馆 月销10多只羊 推动品牌溢价 [23][25] - 2023年悬崖村人均收入1.9万元 较2019年增长3倍 油橄榄销售贡献30万元 2024年预计达40万元 [29][30] 文旅项目开发 - 天空之谷项目总投资3.3亿元 由凉山州文旅集团开发 一期2024年5月运营 包含温泉民宿、酒店等设施 试运营期间接待游客超千人 [14][16][31] - 项目用工18人中11名为本地村民 建设期日薪200元 运营后年分红不低于38万元 旅游公路贯通村落 实现5G/Wi-Fi全覆盖 [16][31] - 原村小学改造为酒店 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 莫色日洛等具备专业经验的年轻人参与管理 民宿经营者龙阿红夫妇年收入近6万元 [32][33][43] 商业模式创新 - 悬崖飞羊馆采用场景化营销 包间以合伙人老家命名 陈列老物件与照片 定价118元/斤较市场溢价 计划开发全羊宴拓展销路 [20][23][25] - 返乡青年开展直播带货 龙阿红账号粉丝超30万 线上销售土鸡、蜂蜜等农产品 结合线下民宿经营 月接待游客上千人 [43][44] - 李敏华引入标准化管理 改造民宿环境 开发蕨菜、白切鸡等新菜品 改变传统饮食结构 提升客单价 [33][43][44] 产业链延伸 - 油橄榄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 2024年计划建设加工厂 提升附加值 吸纳村民进入企业工作 [16][29] - 养殖业与餐饮业协同 合作社统一供应羊肉 餐馆反向促进养殖规模扩张 形成产销一体化 [23][25] - 文旅项目带动周边就业 村民参与建设、安保、解说等岗位 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模式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