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自主性

搜索文档
硅谷大厂,制造了“模型越大越好”的集体幻觉
虎嗅· 2025-09-11 15:10
吴恩达是少数敢于重新定义行业话语的人。他提出"Agentic AI"这一说法,不是为了制造新标签,而是 为了打破关于"智能体"的二元争论。他把自主性拉成一个光谱:能多步规划、独立执行的是高自治,受 提示牵引的是低自治,但它们都属于 Agentic 的范畴。这种重新定位既是工程实践的需要,也是一种对 行业语境的校正。 他对"规模至上"的主流叙事持批评态度。在他看来,几家巨头用强势公关制造了"模型越大越好"的集体 幻觉。但现实远比这复杂:智能体工作流的工程化、多模态模型的重构方式、扩散式技术在跨领域的迁 移,以及企业内部的专有数据沉淀,才是决定性突破口。他甚至指出,资本不只是推动商业化,反而正 在"解决基础研究",因为资金和人才集中在最具经济价值的方向。 在吴恩达看来,"Agentic AI"不是营销热词,而是未来组织运行方式的底层逻辑。他留下的警告带着冷 锋:还在用 2022 年工作流的人,会最先被节奏淘汰。未来几年,拥抱 AI 的个人和团队会拉开难以追 赶的代差,而这场差距并不会靠宣传叙事,而是靠具体的工程与实践一步步拉开。 他把争议延伸到产品侧:当开发从数周缩短到一天,瓶颈从写代码转移到决策本身。如何在极短 ...